首页 > 精品展播 > 正文

一等奖丨《在快车道上:信息获取成本和信息生产》(论文)

2024-08-29 21:37:00        来源:千龙网

图片9

论文以高铁开通后财务分析师信息生产成本降低为切入,展示了中国建设成就并反思了互联网时代的得失。研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和问卷调查研究方法,综合实证和调研结果证实了之前被长期忽略的软信息之重要性,在数字经济时代中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依然重要,这将有助于辩证思考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得与失、重构移动互联网时代经济后果研究的既定范式,兼具重要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尤为重要的是,该研究聚焦于国家战略,致力于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中国声音、展现了中国正能量 , 这是国内为数不多立足中国本土情境、展示国家建设成效,兼具理论创新和社会效应、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的学术论文。

论文以高铁开通作为信息获取成本的外生冲击,以证券分析师的信息生产为视角,提供了高铁建设之正外部性的微观证据,集中展示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伟大成就与成效:

①分析师信息采集活动的显著增加,表现为分析师更高频率地访问所跟踪公司,高铁开通使得财务分析师现场调研企业的次数年均增加了 4.9%,财务分析分析的盈余预测增加了 2.1%;

②信息输出质量的提高,表现为分析师发布更为准确的预测和更好的投资建议。更频繁的现场调研和更准确的分析预测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同时,本文发现更多的信息生产也与提高价格效率有关。

③本文还通过对财务分析师的大规模问卷调查证实了上述研究发现。96% 的分析师认为,高铁开通后他们会更频繁地实地调研企业;87% 的财务分析师认为,高铁开通后更有助于他们理解企业的软信息(如,公司文化、员工道德、企业战略)。

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世界范围内均是备受瞩目、独一无二的。高铁建设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之一, 已然成为最鲜亮的国家名片之一。高铁建设极大便利了交通出行、方便了居民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是直接的受益者与感受者。从建设初衷和理论视角看,这些直接效益最终将会转化为经济成本的降低, 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基于这一现实观察和理论思考,论文以财务分析师这一资本市场信息中介之一为研究对象,从学术视角检验我国高铁建设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本文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举世瞩目的高铁建设不仅便利了人们的交通出行,还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应——高铁开通增加了财务分析师的信息收集频率和分析预测质量,进而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尤其在信息获取难度大、难以量化的软信息多时, 高铁开通的这种正向溢出效应更为明显。该研究集中展示了我国基础设施(特别是高铁)建设的伟大成就与成效,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中国声音、展现了中国能量,践行了“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导向。该文发表后主要观点被新华财经(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以《中国高铁建设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转载,阅读量达 14 万人次。论文入选 ESI 高被引论文。

作者简介

图片7_副本

陈德球,男, 1981年生,安徽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会计与公司治理。先后在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UTD24)、Management Science (UTD24)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UTD24),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Financial Management、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Accounting Horizon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主流期刊发表论文40 余篇,论文先后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多篇英文论文先后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北京市社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学术成果先后获得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Finance Best Paper Award、第十四届、第十五届、第十六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