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展播 > 正文

一等奖丨《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著作)

2024-08-29 21:56:00        来源:千龙网

30

《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结项成果, 近 50 万字,系统阐释了中共党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确立学科的属性是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的题中应有之义。该书从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以及党史学科的现状等多维度论证了把中共党史学科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推动设置中共党史党建为一级学科做出了重要贡献。该书深入分析了中共党史学科的属性问题以及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特点、学科功能,党史分期问题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为构建中共党史学科体系奠定了学理基础。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党史观是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的核心内容和灵魂。该书深刻阐释了实事求是原则、历史主义原则、阶级分析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等党史事件和人物评价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是促进中共党史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该书对社会史学方法、比较史学方法、个案研究方法、口述历史方法,以及心理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等方法的运用问题,为深化党史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引。

研究中共党史学史,认真总结学科发展的经验教训,是深化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历史,留存了浩如烟海的资料,对这些资料如何搜集和整理、如何考证和运用,都需要坚持正确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该书对于中共党史学科发展史和史料学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 对于深化党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随着中共党史学科的发展,学术规范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成为研究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的重要内容。该书认为,学术批评是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实事求是的史学批评能够提高党史学科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研究成果发挥作用需要转化和传播,报刊书籍、新媒体等平台为充分发挥党史学科学术传承和资政育人作用提供了宽广舞台。中共党史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国外有许多与中共党史研究有关的机构和人员,在资料搜集和研究成果方面也都有重大影响。本书专门列出“国际视野中的中共党史学科”一章,对以国际视野拓展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学术界以国际视野推动中共党史研究创新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对于党史研究中的难题或分歧,本书或坦然面对、或审慎评论、或不急于定论,保持了一种客观开放的学术态度,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学术界的某些争论问题。对于新革命史、概念史、总体史、批判史学和新文化史等,本书都有介绍和点评,并探讨了中共党史研究应该如何学习和借鉴,对于深化党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30.

王炳林,男,1961年生,山东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著有《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毛泽东的党史观》《中共党史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大国追梦》《为什么需要精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引论》等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15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1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