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展播 > 正文

一等奖丨《中国社会建设现代化之路》(著作)

2024-08-29 21:58:00        来源:千龙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将成为中心任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体系如何建构、路径如何设计,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本书著者自 2018 年底至2022 年初,以敏锐的眼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集中四年多时间,超前研究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问题,于党的二十大前出版了本著作。

本书采用实证研究、文献研究等多种方法,系统论述了中国社会建设现代化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问题,鲜明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 中国社会建设现代化,是一个崭新的、复杂的、长远的系统工程, 要从宏观、中观、微观全视域系统研究和整体推进。本书以此为框架,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上篇“宏观视域中的中国社会建设现代化顶层设计”,分别从“两个百年”“两个大局”“两个规划目标”三个坐标系,对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现代化进行了顶层设计系统研究。中篇“中观视域中的市域社会建设现代化运行机制”,提出市域社会建设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建设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要着力构建全域性城乡一体的运行机制、全面性整体覆盖的运行机制、全程性衔接贯通的运行机制、全员性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下篇“微观视域中的基层社会建设现代化创新实践”,提出基层社会建设要着重构建“十大体系”、提高“五大能力水平”。

本书是较早系统研究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的著作。全书以问题为导向、需求为导向、目标为导向、创新为导向、效能为导向, 集理论创新性、决策参考性、实践探索性于一体,是一部学术理论研究著作,以习近平重要论述为指导,系统构建了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体系;是一部决策咨询研究著作,以一系列课题研究报告为支撑,全面提出了一系列推进社会建设现代化的政策建议;是一部实践创新研究著作,以多年实践经验为基础,为推动中国社会建设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本书出版前后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与社会影响。第一,书中的部分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行政管理改革》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后,产生良好反响。第二,书中提出的许多政策建议, 源自近几年报送并被中央及有关部门采纳的决策咨询报告。第三, 本书得到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礼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丁元竹三位著名专家联袂推荐, 认为是“全视域研究中国社会建设现代化的力作”。第四,魏礼群同志为该书撰写的序言在《北京日报》理论版发表。第五,本书出版后不断加印。

作者简介

宋贵伦,男,1960年生,河北人。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在中央和北京市宣传理论部门工作,曾任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11年,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共党史与文献、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出版《毛泽东与中国文艺》《北京社会建设概论》《十年磨一“建”:社会建设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研究》(上、下册)、《回归社会建设:四十年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建设现代化之路》《全面推进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等专著,主持完成若干项省部级以上重大和重点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