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扩大进口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政策和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扩大进口,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际国内发展大局、坚定不移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要举措。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多次指出,要更加重视进口的作用,要积极主动扩大进口。围绕积极扩大进口,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
和指导意见。即使在疫情背景下,我国积极扩大进口的步伐也没有慢下来。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出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较多,针对“进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较少,缺乏对进口影响经济增长的系统性研究。基于此,本书针对进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
该书一共包括15章,总体的框架结构和内容逻辑如下:第1章是分析中国进口贸易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第2章到第5章是针对我国进口产品结构、进口地区结构、进口产品质量及其变化进行具体测算和统计分析,弄清楚进口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第6章到第7章是针对影响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弄清楚融资约束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进口的影响,从而为制定积极扩大进口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第8章到第13章是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地区层面、企业层面等多个维度,系统研究进口贸易对国内经济多个方面的实际影响,力求对中国进口影响国内经济增长的效应有个全面的认知;第14章从全球视角分析进口结构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总结一般性规律;第15章是为中国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国内经济增长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该书综合运用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各种理论和方法,基于多个微观大数据库,使用前沿的计量经济学方法,从不同维度对进口特征事实进行了统计分析,对进口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部分研究发现是:进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对行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促进作用;进口来源地数量增多、进口来源地集中度下降有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进口产品质量主要通过技术溢出、市场规模两个路径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进口强度、进口产品种类个数是影响企业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提升会增加高新技术产品进口;融资约束主要通过抑制进口扩展边际影响企业进口。这些研究发现为我国进口政策的制定以及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入选2019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本书的相关章节以及部分观点,先后在CSSCI/S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32篇,被引用大约1200次;被转载18篇,其中,3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5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项成果荣获“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4 项成果荣获商务部“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另外,以本书的研究成果为依托,多次为国家部委提供研究报告和专家咨询;回应中央关心、社会关注问题,重点解读、阐述中国进口贸易各类问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发表一系列署名文章和系列观点。
作者简介
魏浩,男,1979年生,江苏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进口研究中心主任,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人才项目,北京市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主编《中国进口发展报告》。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5部、教材9部。个人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荣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等奖励30多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等数十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署名文章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