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展播 > 正文

一等奖 | 《政治心理学:一门学科,一种资源》(著作)

2024-08-29 21:43:00        来源:千龙网

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政治心理学的发展始终处于科学取向与社会取向的明显张力中,并常被认为用科学的衣裳装扮起来,却试图隐藏其社会责任那一面。本书提出, 政治心理学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即政治心理学应在两个不同维度上加以理解:一是将其理解为对一系列特定主题的经验的和累积性的学科探索与研究,即一个特定的知识领域;一是将其视为一种能动的资源,可在政治心理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之间、与社会实践之间,以及心理过程与社会行动之间,创造有意义的联系。

该书从学科渊源出发,识别并聚焦于若干重要问题领域,基于历史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尝试对以不同人群为基础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和系统的分析。

本书涉及的诸多问题及相关理论领域可主要概括为:人格与(政治)行为的关系。本书认为,人格并非解释所有有关政治行为困惑的钥匙,而是理解和解释政治行为的一个重要视角, 或可由行为获得的一种推论。换句话说,人格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不过是一种特定的相关关系,并不是指人格对政治的决定作用或政治对人格具有类似作用。如果可以假定人格对政治具有影响乃至决定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也是有条件的。

群体心理。在现实政治中,处于政治与社会体系中的群体不仅是重要的政治与社会主体,其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现代社会以群体为基础的社会现象大量存在和发展,其中暂时性群体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或是政治行为最为活跃的群体,并因与大量群体性事件的突然爆发有关而尤其值得关注。群体行动空间处于不断变化中, 这是政治心理学领域群体研究所面临的重要背景和环境,也是政治心理学彰显其资源价值的重要契机。

民意研究领域。在今天可以被概括为“民意至上”的民粹主义社会氛围中,民意的力量以及民意对政府及其决策的影响都达到了最高点,感知并捕捉微妙而又富于变化的民意显得尤为重要。民意对于治理的作用在于,有关民意的信息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有效性与治理效率,因而民意及其研究也可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治理输入。但是,民意中的民粹成分或民意的非理性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本书相关研究对于探讨民意的来源并准确感知以及把握民意并及时和尽可能有效回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情绪与政治关系的研究。情绪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心理现象, 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有价值信息的重要源泉,也是启动政治行动的重要驱动力,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更是善于表达和释放情绪,不仅使社会获得了情绪社会的特征,也赋予情绪重要的政治意义,因而需要重新审视情绪与政治的关系,并重视政治学研究中曾经长期被忽视和边缘化的情绪维度分析的积极价值。

政治宽容研究。政治宽容虽然被视为一种态度,是民意的一部分,但其本身并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假设的结构,用以描述在价值冲突的情况下就不同价值进行选择的优先次序。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不同人群之间的政治宽容对于个体生活和公共生活至关重要,宽容和政治宽容的资源价值尤其突显。“宽容使差异成为可能,差异则使宽容成为必要。”如果公民不能容忍其所不赞同的观点,会影响体系普遍的政治自由感,影响人们进行讨论的意愿,进而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因此,人们应保持宽容的底线,同时对信息保持关注和谨慎。

政治信任研究。政治信任是一种态度结构,其性质和来源缺乏明确性,在某种程度上介于评价的工具标准和道德标准之间,或两者兼而有之。作为一种普遍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任产生于对决策者和政治机构绩效的反复而具体的实际体验,从而也是政治体系的一种资源或资产。这种资源或资产有助于决策者和机构有效运作并做出具有约束力的决策,将各种资源用于确定的社会目标。在实践层面,作为一种社会取向的态度,信任通常也是一种习得行为。

本书提出将作为一门学科的政治心理学视为一种资源,有助于促进国家与社会治理中的政治沟通和政策回应。作为一种资源的政治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规范意义上作为一门学科的政治心理学,以学科意义上的政治心理学作为其基础,而资源维度上的政治心理学则更强调学科的社会取向,强调学科整体价值包括社会价值, 并为学科意义上的政治心理学发展提供了现实动力。

本书坚持问题导向,不仅清晰展现了政治心理学对那些困惑人类已久的大问题的回答,还对不同时期塑造了人类社会的流行情绪与态度的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阐述,具有重要的现实解释力。

本书对若干政治心理学议题(如态度与行为间关系)的全新审视, 对甚少得到研究的情绪与政治关系的创新性研究等,对于丰富或更新相关问题的传统认识具有启发意义。

心理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重要的政治现象,而完整和发展充分的政治心理学应将生活于不同文化、社会与政治制度背景中的人群及其政治心理纳入研究范畴,从而推动政治心理学超越地域性而日益获得对一门成熟学科而言至关重要的普遍性。本书对非西方国家和地区政治心理学的关注和研究都有助于推动主要以欧美社会为基础的政治心理学(political psychology)转向体现地域维度、时间维度乃至方法维度上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政治心理学(political  psychologies);伴随政治心理学早已超越了欧洲和北美的边界,政治心理学家通过发展理解政治行为的新的和创造性的方法以及改变学科面貌的研究技术,探索整合性的研究路径,促使政治心理学发展成为具有普遍性的政治心理学(political psychology)。

作者简介

王丽萍,1969年生,山西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学术委员、政府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先后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和研究员、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访问学者、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者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政治学、政治学理论、政治心理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出版有学术专著《联邦制与世界秩序》《寻求繁荣与秩序——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政治学观察》《政治心理学:一门学科,一种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