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世象杂谈去饭圈化 让体育回归纯粹

2025-01-17 07:25:32        来源:雨馨

国家体育总局近日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把饭圈乱象治理作为当前紧迫任务抓紧抓实,赢得网友普遍点赞。

近些年,饭圈之风侵蚀体育圈,有的运动员被当成了“明星哥哥”,接踵而至的接机、追拍等“私生饭”行为令人不堪其扰;有的运动员被捧成了“不败神话”,成绩稍有起伏就有粉丝出来质疑裁判、谩骂对手;还有个别运动员遭遇网暴,粉丝群体相互拉踩制造杂音……弥漫网络的漫天戾气,不分场合的越界滋扰,不仅给运动员的训练生活带来困扰,也一再践踏公序良俗、带偏舆论焦点、消解体育精神,对于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饭圈乱象显然到了必须治理的时候。运动员不是流量艺人,赛场和训练场才是他们的主场;体育圈不是娱乐圈,成绩和拼搏才是健康发展的基石。过去一段时间,公安机关依法打击违法行为,许多运动员也以写公开信、解散粉丝群等实际行动亮明了态度。国家体育总局此番将治理饭圈乱象列为紧迫任务,既是对风险的精准识别与积极应对,也是过往组合拳的有效延续。但要真正肃清体育领域的饭圈思维,还需要一场彻底的刮骨疗毒。比如,聚焦重点群体、对赛场内外胡作非为者严肃追责;强化队伍管理、不断加强运动员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等等。

与饭圈割席,更为根本的治理策略是斩断背后的利益链条。时下,流量经济大行其道,以至于有一种说法,即粉丝决定了体育项目的市场价值,广告量成了比赛热度的风向标。在这一思路下,对运动员的每一次曝光,都成了明码标价的生意。一些“粉头”、机构运营者趁机牟利,利用粉丝对运动员的喜欢,组织活动、贩卖周边、收割变现;平台也乐于斩获话题度、提升用户量,时不时搞些排名活动推波助澜,最终形成一套恶性闭环。以此来看,体坛去饭圈歪风,重在从“利”开刀,将平台、“粉头”、机构等多方纳入治理链条。

优秀运动员身上,往往有着顽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确实是值得崇拜的对象。赛场相见才是最大的支持,关注比赛才是真正的热爱。追逐光、靠近光、成为光,理智追星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也能让体育回归纯粹。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法律声明| 举报邮箱:jbzx@qianlong.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686999 业务合作热线:010-84686867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法律声明

举报邮箱:jbzx@qianlong.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686999

业务合作热线:010-84686867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必究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全国)B2-2010003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北京)京B1.B2-2007003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18136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284号  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京ICP备10003822号-1
京ICP证000032号

京ICP证000032号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传漾 无障碍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