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彦军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站在酒泉发射场参与保障任务时,航空器腾起的刹那,周围世界地动山摇。可是短短不到几年时间,在去年“神十二”发射时,他在现场却几乎毫无察觉。而且,这一次和航天器的距离要比上次近很多。
“祖国航天事业发展进步地太快了!”冀彦军无比骄傲的说!作为曾经参与其中的一名保障者,这份至上的荣耀,像个巨大的光环托起了他,让他对祖国的热爱前所未有的坚定。
多年以来,作为北汽越野车客户关系部服务支援科的一名职员,冀彦军从未把自己仅仅当作一名普通职员来看待。特别是,刚刚代表北京越野参与完“神十三”返航保障的他,在提及自己的职责时更加确信:在这份工作里,有远远超过语言可以概括的东西…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甘肃、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古丝绸之路上,这一串如玉珠一般响亮的坐标,现在正是冀彦军每天心之所系的第二故乡。作为北汽越野车西北战区的服务经理,七年以来,每月将近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冀彦军都要往来在这西北五省之中出差。西北地广人稀,条件较为艰苦,出于工作需要,时不时还要劈风冒雪前往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之上。不管怎么看,这都像是份苦差。
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大家眼里的苦差,冀彦军却干出了一点甜的劲儿头。“西北这地方说话直,人跟人之间的相处不兜圈子,非常真实!”冀彦军笑着说:“有时候在这里呆久了,回到一线大城市时,反而还有点不适应。”抱着这种“苦中作乐”的态度,冀彦军在西北战区一干就是七年多,在近3000个马不停蹄的日日夜夜里,他植根于此,为当地的越野车客户提供技术咨询、现场技术支持,并开展服务走访等工作。
“反正也还没成家,索性天南地北四处跑时,倒也没啥牵挂。”冀彦军一边不小心道出生活的“苦水”时,一边又把家的伏笔,深埋在祖国一道道长长的边境线下。
在西北战区的服务支援业务中,有一项内容是要针对边境线上的巡逻车辆提供紧急救援支持。比如今年1月份,冀彦军便收到了帕米尔高原上发来的一条求助信息。当时,边境线上的执勤车辆在高原上突然遭遇暴雪天气,导致机油型号与环境温度不匹配,部分车辆无法启动。
收到讯息后,冀彦军立刻紧急协调北汽越野车喀什服务站,历经五个昼夜异常艰苦的风雪兼程,总算是顺利完成了这场边境线上的“冰雪奇援”。而提及这些边缘的苦寒之地,冀彦军在脑海中第一联想到的,却不是“高原缺氧、天气多变、地形险峻、交通阻难”这些令人望而生却的字眼。恰恰相反,在他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念头,是一场温暖的奔赴。
而这场奔赴的尽头不是别的,正是,“家”。
边境上的家人们
“这是祖国的边界线,不能没人看护。”在新疆的塔城,有一个特别执拗的老人家叫魏德友,在当地边防哨所搬移后,这个从新疆兵团退休了的老兵主动选择留了下来,和妻子一起悄悄为祖国寂守边防线五十多载。他们走过的巡边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五圈。还有家喻户晓的塔县护边员拉齐尼,为了救助落水儿童,他牺牲了自己41岁的宝贵生命。
念起这些故事,冀彦军像是如数家珍一般,似在讲述身边最爱的家人和最亲的朋友。往往一个故事说不到两句,他就会忍不住激动起来:“报道过的人物可能只有这几位,但其实在边防线上,有许许多多的家庭都是这样生活的。通常一家老百姓,有几代人都在义务为国家戍边。他们对于祖国的热爱非常纯粹,也非常简单!”提到这些第二故乡的“家人”们,冀彦军反复强调,“来这边的次数多了以后,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种变化,在冀彦军看来,最终转化成为内心深处一场又一场更加澎湃的热爱:对今天之祖国、对今日之人民。
“边疆的人民非常热爱党和国家。我们的党和国家也真是在为人民做事。”冀彦军回忆自己2018年第一次去阿里出差,当地农村还支棱着许多破败的房子。而过了两年,再次经过时,那里却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藏族的风格,当地建起了一座又一座漂亮的独门独院。而这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啊!真是不可思议!”
边境线上的“家人”和“家事”,让冀彦军对自己的工作价值有了不一样的审视。随着人生经历的不断累积,这位天天跑往大西北的越野“游侠“越发觉得:有许多东西不能完全依靠语言来表达。也因此,冀彦军总爱说:“我可能说不出太多的东西,但是能参与和祖国有关的每一件大事小事,我都觉得特别光荣,特别有意义。比如,这一次的”神十三“返航保障。”
4月16日,举国瞩目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航,冀彦军代表北汽越野车作为一线后勤服务保障的对接人之一,负责现场越野车使用的维护工作。
为了能够更加精准的完成这次意义重大的保障任务,冀彦军将现场用于执行巡逻和搭乘任务的越野车维护工作,细分拆解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执行阶段、收尾阶段;与此同时,安排酒泉服务站技术最精湛的维保技师全程同节奏跟进搜救大队工作,并针对“随行保障”和“技术状态保障”两个维度提供最可靠的技术支持。
细到不能再细,精到不能再精!抱持着这样一种态度,最终,冀彦军和他的带领的北汽越野车酒泉服务站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
“我们的越野车在保障现场创下了三个最多:出动台次最多、使用频次最多、行驶里程最多。” 这是冀彦军对这次保障的满意总结,未来兴许也会是他开启下一场故事时的美好导语。而在这些无限激动与无尽荣耀的背后,冀彦军在当初接旗受命时,心中却只有一个简单念头:“代表好北汽,给越野争光。”
细究这个念头背后,不仅仅只有一份履职尽责的情怀担当。在言语所无法触摸和涵盖的地方,还有一份更加深沉而又热烈的呼唤: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作者:北汽越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