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展示 > 正文

匠心聚力 逐梦强国

2023年11月10日

由央视新闻推出的《大国工匠》纪录片讲述了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他们文化不同,年纪不同,职业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爱岗敬业。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上凭借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和本领,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为了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在纪录片中,一共出现了二十四位优秀的工匠,这些人物在自己专业上攻坚克难,带领团队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有着拼搏的精神和对自己专业的极致追求。正是因为他们这种钻研的精神,才使得我们国家在科技、军事、能源、工业等很多领域弯道超车,领先世界。我由衷钦佩那些在自己岗位上坚守的劳动人民,让我感受到了他们这一份对国家和工作深沉的热爱,也让我感受到了即使是再小的领域,也可以有大的舞台。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纪录片第一集大勇不惧主题中的人物徐立平。他从事的工作是把炸药经过一番雕刻再去让它爆炸,被称之为雕刻火药。听到这个职业的时候我感到很新奇,在观看时一下激起了我的兴趣。国家一些战略战术导弹和宇航发射用的火箭发动机都会用到这项技术。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工作,固体火药极其敏感,燃面的精度要求很高雕刻整形的过程如果摩擦过力,产生静电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所以这种操作需要人手轻柔细致的去雕刻,不能用机器代替人工去操作。工匠胆魄,勇者无惧,拥有超凡心理素质和高超技艺的人才能胜任这份工作,而徐立平就是其中之一。

一刀下去不可逆的操作,全凭技师手上的经验感觉来保证精度是否合格。处于幕后的他们做着常人无法想象的事情,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无不令人动容。差以毫厘,谬以千里,0.5毫米的误差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的最大限度。我们可以想象,纯手工雕刻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要经过多少日日夜夜的琢磨,而徐立平经过日复一日的打磨练习练出来的手感,能够仅凭手的触摸将这个误差控制到0.2毫米以内,几乎做到了完美的境界。这深深触动着我的心,他把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当这个浮躁的时代人人都想着致富,交差为目的时,徐立平坚持着这个对他生命有巨大威胁的工作。即使妻子有所担忧,他也坚持一个信念:危险的工作总要有人做。泱泱大国或许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一代人在坚守,才使我们的国家不断进步。没有千锤百炼,不达一身绝技。中国崛起真的是靠这些在自己岗位上奉献的一颗颗螺丝钉。

执着,坚韧,不服输,不言败,他们美好的品质熠熠生辉。不会因为前路无人,就放弃前行,他们是开创者,填补了中国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不会因为工作平凡,就轻视懈怠,他们是拼搏者,实现了自己岗位的尽职尽责,尽善尽美。

工匠精神就在我们身边。“工匠”一词,随着时代变革,词汇的内涵更加丰富,尽管许多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员并非严格定义中的手工匠人,但他们身上却彰显着可贵的“工匠精神”。古往今来,这样的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改变着世界,到了新时代,工匠精神仍是国家活力的重要源泉。对于这一精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在每一项工作中都有不同的体现。然而,他们的那一份认真、严谨、专注与投入都是相似的。大国崛起,匠心筑梦。一批又一批坚定卓越,勇于奉献的能工巧匠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奉献。中国制造不会再继续沉默下去,我们应该让世界看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匠人匠心。

作者:姚丽丽

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056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06001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7号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