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通州团代表何海龙介绍通州区乡镇发展情况并提出加快新兴城镇化建设的建议。千龙网记者 王结石摄
千龙网记者 王结石
“通州正处于全面建设的一个阶段,于家务乡也是。”1月23日,通州团代表何海龙在小组会上作介绍。
何海龙,北京市人大代表、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乡长。2015年,他奔波在通州区国际种业园区平台升级、于家务回族乡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于家务回族乡居民文化建设等工作之间,并为2016年北京两会准备建议材料。
“我建议,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要加快,土地规划也应根据每个地区的性质做适当调整。”何海龙提出,2016年通州国际化种业园区将引进新的技术和企业,乡镇发展全面围绕‘小康’奔进。
2015年北京两会,何海龙曾就通州区道路建设和发展北京周边经济提出建议,同年,通州区“两广”路扩建开始实施,大大缓解通州区交通问题。据何海龙介绍,传统农业,靠天气吃饭,而新型农业建设则是靠科技、靠推广。新型农业试点经营状况不佳,有很多是被外在的因素所限制,交通便是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土地质量达标,但因交通不便,投资商无法进驻,生产出的产品送不出去,严重影响基地的建设,通州区国际种业园区就是典型。2015年,两广路的扩建,为偏远地区的建设打通一条“枢纽”,投资企业也逐渐增多。
2016年北京两会上,何海龙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土地流转的建议和提升社区居民文化建设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