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5岁的“网红”王津师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钟表修复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进入故宫工作已经39年了。每天早八晚五,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几十年如一日和蒙尘多年的文物打交道。一件待修的钟表运来,需要先拍照记录、制定修复方案,经过拆解、清洗、补配、组装、调试,直至运转正常,才能进仓库保存。
4月7日,王津师傅(右)和徒弟亓昊楠在办公室内。新华社记者 吕帅 摄
王师傅有个“80后”的徒弟亓昊楠,和师傅学习手艺十年了。与其他文物修缮不同,钟表修复这门手艺最为独特地方在于,“表得能动、能转,这才叫修好了”,王津说。徒弟亓昊楠告诉记者,干活儿最麻烦的就是碰上软毛病——所有工序都完成了,但装上就是不走。这就得拆了重新检查,有时候一个小毛病能琢磨上几天。
4月7日,王津(右)和亓昊楠对前不久修复的钟表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