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中国首都网即日起在首页打造极简新闻,由首席编辑不断精筛最新最硬的“头三条”新闻,给忙碌的您送上最省时贴心的新闻干货。
千龙网讯
北京市建设用地将缩至2800平方公里内 五年内再筹20万套政策房 棚改安置房探索共有产权
作为本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将于7月底完成机构改革并挂牌。与此同时,国土局和规划委两个部门也有望于7月底完成新机构的挂牌组建。此外,城市副中心将与北三县统一规划,全市的建设用地将缩至2800平方公里以内, 五年内本市再筹20万套政策房, 棚改安置房将探索共有产权。
据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了解,今天(17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与此同时,市政府新闻办昨天邀请市发改委、市编办、市规划委等多个委办局对该《意见》进行了详解。 据介绍,《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从提升思路、深化改革、聚焦重点、兑现承诺四个方面做了概括,部署了36项重点任务。
北京城管委拟7月底挂牌
在推进本市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为了加强城市管理的统筹,《意见》提出,将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改名为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城市管理委员会。其将充实领导力量,健全工作机制,搭建集重大决策、统筹协调、监督考核于一体的强有力的工作平台。
同时,根据《意见》,本市将整合相关部门的城市管理职责,组建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作为本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作为正局级机构,计划在7月底挂牌。
具体而言,城管委是在现有的市政市容委基础上组建的,将整合市政市容委现有的全部职责。此外,发改委相关的煤、电、油、气日常职责,商委再生资源回收,水务局的城市河湖周边环境卫生的管理,以及园林绿化局的城市绿化带环境卫生等职能都有望划归即将成立的城管委。
市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内容只是根据规划列出的方案,具体情况还有待最后确定。此外,针对有人容易将城管委和城管局混淆,该负责人介绍,城管局还是单列的,并不会并入。
上述负责人解释,从北京市整个城市管理体制来看,专业性较强但综合性较弱。很多部门事都有人管,但是一到综合起来,一到跨部门、跨领域,往往又找不到一个牵头部门。且原来市政管委也承担与城市管理相关的任务,但是职能相对比较弱,还是传统上过去城市管理的内容。
此次组建城市管理委员会,丰富了原来城市管理的内容。而在此之上搭建的高层次议事协调平台,今后可以发挥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
市规委和国土局机构合并
此外,为使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更一致,《意见》提出,对城市规划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机构进行整合。为此,本市现有的市规划委员会和市国土资源局将进行合并,成立新的管理机构,这一工作计划将在7月底完成。同时,2016年年底前,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两图合一”。
两个部门合并后,其职能和内设机构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要重新进行设置。“原来审批,国土也批,规划也批,这次审批就合一了,合并后工作流程可以重新设计。”上述负责人表示,合并后重新根据工作任务和程序设置内设机构,内设机构肯定要减少,但人员方面没有明确提出要精简的任务。
“在合并过程中涉及人员重新安排,比如两个办公室合并到一块,用不了那么多人,在人员安置好的情况下,也适当收回一些编制”。此外,合并后的名称还需要报中央编办审批。
城市总体规划年内编制完成
市规划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飞表示,根据《意见》,本市将高水平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明确2030年城市发展的基本框架,并远景展望到2050年。该项工作将于2016年底完成。
此外,高水平开展城市设计。计划在中心城区选取10处代表性的地区和新城核心区开展城市设计试点工作。同时,开展中心城城市修补规划。研究中心城功能疏解以后腾退用地的利用规则,以社区为单元,制定城市修补、有机更新规划,补充中心城城市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
五年内再筹20万套政策房
《意见》中提出,构建购租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大力促进二手房市场发展,逐步增加存量住宅市场交易比重。优化新增住房供应,细化公共租赁住房、自住型商品住房、商品住房的供应政策与结构。同时,推进公共租赁住房货币化,通过向符合条件家庭发放货币补贴等方式,鼓励保障家庭承租市场房源解决住房困难。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副主任王承军透露,本市的公共租赁住房租金补贴对象及租金补贴标准实行动态管理,并适时调整。本市将逐步扩大市场租房补贴范围,进一步提高租金补贴额度。
此外,优化政策性住房布局,轨道交通沿线、站点周边及上盖开发原则上要优先满足政策性住房用地需求,鼓励国有企业利用自有用地开发自住型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力争到2020年再筹集政策性住房20万套。
6月16日,环保部门介绍,2016年前5个月,北京市PM2.5累计浓度为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3%;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96天,较2015年同期增加了21天。
今年以来,人们明显感觉蓝天多了。环保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全市PM2.5累计浓度为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3%。同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累计浓度也同比分别下降了28.8%、12.9%和20.9%。具体来看,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累计96天,较去年同期增加21天;空气重污染同比减少1天。
前五个月各区空气质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善趋势。从PM2.5累计浓度看,各区浓度在55至84微克/立方米之间,其中,昌平、密云、怀柔浓度较低,低于60微克/立方米。从同比降幅看,前五个月各区PM2.5累计浓度降幅在10.6%至29.8%之间,其中,通州、昌平、密云继续保持同比改善幅度较大的水平。
为何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市环保局分析,主要是有利的气象条件与大力度治理措施持续释放的环境效益综合作用的结果。2013至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发布实施后,本市经历了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最大的三年,实施了煤改清洁能源、污染企业和老旧机动车淘汰退出等一系列污染治理措施。
今年,在燃煤减排方面,全市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开工3137蒸吨,拆除454蒸吨,基本完成改造931蒸吨,完成量占全年总任务的近三分之一。高排放车治理方面,截至5月底,全市共淘汰高排放老旧机动车14.5万辆,完成全年总任务的72.5%。同时,本市加快推广新能源车,截至目前推广纯电动汽车4.16万辆。
此外,全市各区积极整治城乡结合部,其中,通州区已基本完成今年清理整顿任务,大兴区完成80%任务,房山区完成40%任务。同时,远郊各区全面清理整顿1蒸吨以下餐饮、洗浴等违法违规经营燃煤茶炉大灶,已清理1230台,其中大兴880台、丰台260台。另外,各区已调整退出98家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企业。
“和力之门”主桥效果图
昨日(16日),在永定河莲石湖畔,伴随着一台大功率旋挖钻机的隆隆声响,跨永定河特大桥主桥“和力之门”正式开始施工,这标志着长安街西延工程进入关键施工阶段。《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了解到,宽度达54.9米的“和力之门”,将成为全国最宽的斜拉桥。
“神州第一街”长安街东起通州区运河广场,西至首钢东门,全长约46公里。此次由市公联公司组织建设的长安街西延道路工程西起三石路,经规划门头沟滨水商务区,上跨西六环、永定河和丰沙铁路,穿越首钢改造主厂区,终点至古城大街,全长约6.5公里。该工程建成后,长安街全长将达52.5公里,真正成为“百里长街”。
长安街西延工程道路标准断面为三幅路型式,主路设4上4下共8条车道,两侧分设辅路和人行步道;大型桥梁2座,其中永定河特大桥全长1364米(主桥长639米)。
按计划,长安街西延将在2018年年底完工,不过最终通车时间还需要根据施工实际进展而定。这条路开通后,将为京城西部新添一条进出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络线,同时也带动门头沟区、石景山区和新首钢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中心城区部分功能的疏解。
将成京西地标建筑
昨天,长安街西延线跨永定河大桥的主桥“和力之门”,在永定河西岸开打第一根桩。
“和力之门”桥型为双塔斜拉钢构组合体系桥,它是北京地区最大跨径桥梁(主跨跨径280米),也将是国内最宽(54.9米)、拱形钢塔最高(128米)的斜拉桥。
还有更多精彩频道【北京】【中国】【国际】【军事】【法治】
您还可以点击千龙网·中国首都网法人微博给我们留言,告诉我们您想看的“头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