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涨姿势】捶丸、投壶......阳春三月古代女子真会玩!
2017-03-16 10:33 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

三月,

云淡风轻,傍花随柳。

正适合活动活动筋骨,伸展伸展拳脚。

那么,

古代女子都有哪些游艺方式呢?

秋 千

难        度:★★★

技        巧:★★★★

力        量:★★★★

体        态:★★★★

推荐指数:★★★★★

“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

秋千被赋予了“千秋”的美好寓意,也在宫廷和民间流传开来,成为女子喜爱的游艺活动。

常见的秋千主要分为三种形式

普通秋千  “植木为架,上系两绳,下栓横板,人立于板上”,横板离地面有高有低。

清 陈枚 月曼清游图册

清 陈枚 月曼清游图册(图片转自:故宫博物院)

明 绿地洒线绣仕女秋千经面

明 绿地洒线绣仕女秋千经面(图片转自:故宫博物院)

“担子秋”  需要两人合作,“竖长柱,设横木于上,左右各坐一个,以互落互起而飞旋不停”。

阳春三月,两位小姐妹在秋千上翩翩若飞,令人艳羡。

清 任熊 姚大梅诗意册

清 任熊 姚大梅诗意册(图片转自:故宫博物院)

“车轮秋”  “植大木于地,上安车轮状圆轮,在呈辐射状横木上,系绳于下,以架坐板”,当车轮悬空转动,人在秋千上奋力荡高,一争高下。

《清宫述闻》载:“翊坤宫廊下有秋千,今尚存,逊帝时安设。”

至今翊坤宫的廊下仍留有当年悬挂秋千的大铁环。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清晚期的木秋千,想必当年后妃们也曾嬉戏其上吧。

翊坤宫 秋千环

翊坤宫 秋千环 据说是末代皇帝溥仪为皇后婉容安装的,婉容也是最后一位在翊坤宫留下生活痕迹的后宫佳丽。(图片转自:故宫博物院)

清 秋千

清 秋千(图片转自:故宫博物院)

投 

难  度:★★★★★

技  巧:★★★★★

力  量:★★★

体  态:★★★

推荐指数:★★★★

投壶源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射礼,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是将箭身投向宴会中的酒壶,后逐渐演化出投壶专用矢和壶具,并取消了一些繁琐的礼节。

宋代的投壶更为兴盛,《渑水燕谈录》载司马光“每对客赋诗谈文或投壶以娱宾”,可谓一个不折不扣的“投壶发烧友”。

清 铜投壶

清 铜投壶(图片转自:故宫博物院)

清 喻兰 仕女清娱图册

清 喻兰 仕女清娱图册(图片转自:故宫博物院)

投壶讲究技巧,并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里面,所用道具也十分简单,非常适合女子闲暇时消遣娱乐。

双 

难  度:★★★★★

技  巧:★★★★★

力  量:★★

体  态:★★

推荐指数:★★★★

双陆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也叫“握槊”、“长行”。

双陆的棋盘有双门,每边12陆,12陆中又分左右6陆。配有两色各15枚棋子和两个骰子。

清 任熊 姚大梅诗意册(局部)
清 任熊 姚大梅诗意册(局部)(图片转自:故宫博物院)

清 牛角双陆棋子
清 牛角双陆棋子(图片转自:故宫博物院)

毽 

难  度:★★★★

技  巧:★★★★★

力  量:★★★

体  态:★★★★

推荐指数:★★★★

怎样踢毽子才是高手?

答曰:“准、是、稳、脆、真、恰、巧、变、改、整”,如此十法,教人来去自如,有入化境。快哉!快哉!

唐海沂在《我的两位姑母——珍妃、瑾妃》这篇文章中说:

“踢毽时瑾妃要把大衣襟的下摆拉起来塞在腰搭上,和我赛着踢、对着踢。

当她自己踢时,越踢越带劲,有时把毽子踢到前殿挂匾后边,这时宫女便传来小太监用竹竿弄下毽子再接着踢。

姑母踢毽子的姿势很好看,前踢、后踢、左踢、右踢,雪白的鸡毛毽子,在姑母脚下来回旋转。”

金易先生在《宫女谈往录》中记载了宫女们制作毽子的材料和方法。

“我们做键要用鸭子毛,不是普普通通的什么鸭子毛全行,必须是要用公鸭子鸭尖上头的那根毛。

脊椎骨把鸭子的毛分为两半,只有脊椎骨到最后尾巴的地方,正长在脊椎当心,孤挺挺地立着,我们就要这根毛。”

怎样制作毽子才最合脚?

“扎毽用的底盘,要找两个制钱。一是康熙制钱,二是乾隆制钱。就这两种制钱合适,不轻不重,大小般配。”

捶 丸

难  度:★★★

技  巧:★★★★

力  量:★★★

体  态:★★★★

推荐指数:★★★

捶丸类似于今天的高尔夫球,比赛时以木棒或竹棒击球进穴得分,盛行于宋辽金元时期。

到了清代捶丸渐渐衰落,只有妇女和儿童间仍有捶丸者。

宋 蕉荫击球图页
宋 蕉荫击球图页 图中绘有母子于庭院捶丸共乐的景象,极富动感。(图片转自:故宫博物院)

然而,说了这么多,阳春三月最最最适合做的事,可能还是:春天正是读书天!

清  喻兰  仕女清娱图册清 喻兰 仕女清娱图册(图片转自:故宫博物院)

责任编辑:巢晶(QN0034)作者:故宫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