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市文化局让更多群众看演出 92万张低价票送实惠

2017-09-12 07:31 北京晨报

来源标题:92万张低价票送实惠

北京市文化局从北京的实际出发,在盘活文化资源、服务剧目创作、丰富舞台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和实践探索。为了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北京市积极转变政府管理理念,真正从办文化向管文化、向服务文化发展转变,切实统筹政府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文艺创作生产新优势。用“惠民低价票”“北京剧院运营平台”“创建剧目排练中心”等强有力的组合拳助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惠民补贴成常态

补贴票价 让老百姓看得起戏

“北京市惠民低价票补贴政策”由北京市文化局在2012年4月推出,剧场达到30%座位的票价低于100元的前提下,政府对剧场售出的低价票给予适当补贴。2015年底重新修订的《北京市惠民低价票演出补贴项目管理办法》提高了低价票补贴的效率。该项目已成为“北京市创新文化惠民常态化品牌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对70余个符合补贴条件的营业性演出剧场进行补贴,累计补贴惠民低价票演出3800余场,补贴100元以下低价票61万余张。2016年度加大了文化惠民力度和范围,完成低价票补贴1368场,补贴100元低价票229056张,补贴金额2602万元,促进了北京演出市场的良性发展,让更多百姓得到了实惠。

补贴剧院 建立运营服务平台

精品剧目创作生产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活动,创意、剧本、排练、加工、演出等多个环节环环相扣。当前,在北京文艺演出环节,存在“两高一不平衡”的问题,即租用剧场成本过高、演出票价过高、剧场资源利用不平衡。据调查,全市共有各种类型的文艺院团642家,大多数艺术院团没有自己的演出场所,需要租用剧场。同时,剧场资源利用不平衡,据调查,北京市注册营业性演出剧场105家,但全年演出场次超过200场的只有30余家,大多数剧场全年演出场次不足100场,利用率不高,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的建立,主要是针对院团无剧场,剧场无演出的不平衡问题。平台自2015年11月开始运营以来,到2017年7月底,共计演出186台350场剧目,包含了戏曲、儿童剧、音乐会、话剧、杂技、舞剧、音乐剧等八个门类的13个剧种,涉及到13个省市,累计观演人数17万余人次,取得了良好成效。

剧院运营服务平台通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集中统一购买剧场资源,在2016年正式运营中,又把剧场资源范围进行扩大。纳入平台采购场次的北京剧院,前几年演出场次稀少,院团和观众的知晓度低。在剧院运营服务平台的推介下,进入平台承接了17场演出,之后陆续有院团与其商洽演出事宜,通过平台提升了知名度,为其带来了发展新动力。

演出终端是抓手

孵化平台 全力扶持精品剧目

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以演出终端为抓手,创新舞台艺术扶持方式,精挑细选演出剧目,有效引导各类文艺院团创作生产,激活各类文艺院团的创作动力。剧院运营服务平台面向全社会征集剧目,不论京外和京内、不论国有和民营院团。征集到的剧目由专家委员会进行严格把关和筛选。对于进入平台演出的剧目,给予相应的场次场租费补贴。截止到2016年项目结束,142台剧目中,已经有63.4%的剧目享受到了零场租补贴。

平台剧目呈现出“四化”特色:主题鲜明化,既有历史文化、抗战长征、现代生活、家庭亲子等题材,还有反映地域文化特色、民间神话传说等内容,打造了“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精品剧目展”、“纪念建党95周年暨长征胜利80周年演出季”等活动,体现了导向性;剧目板块化,设计了戏曲板块、话剧和儿童剧板块、综合演出板块、特色主题演出板块等4个演出板块;剧种多样化,包括戏曲79台,话剧、儿童剧46台,其他类演出17台;剧团全面化,涵盖国家、省、市、区等多级院团,国有、民营等多类型院团,京内外多地院团,其中京外地区入围29台,津冀地区入围7台。

社会力量 创新剧院管理平台

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由政府搭建,但具体运营则交给社会力量实施专业化运营管理。主要通过公开招标,委托北京市演出公司具体实施,该公司主要负责组织项目遴选、匹配演出场地、设计票务方案、剧目推介宣传等工作,提供专业化演出服务。

未来,平台将积极探索专业化发展道路,围绕演出需要,吸引演出市场上下游专业服务机构或团队进入平台,整合票务、宣传等多种专业服务力量,为进入平台的院团或剧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帮助其解决除场租以外的各类实际困难。同时,也积极开辟社会力量进入的渠道,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剧院运营、剧场运营的动力,充分释放首都舞台艺术繁荣发展的活力。

惠民工程 创建平台服务观众

演出市场的消费主体是观众。剧院运营服务平台创新培育吸引观众方式,释放演出市场活力,在对演出环节进行场租补贴的同时,对售票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实施“保低限高”政策,即低价票(100元以下)要占到可售票的30%以上,高价票不超过380元。截至2016年年底,共设置了9.2万余张低价票,让观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平台的演出市场逐渐升温,运营期间共售票1062万元。

同时,平台把培育观众作为重要职能之一,通过网络抢票、走进社区宣传剧目等方式,精准对接有需要的观众群体,并给予观众一定的优惠。未来,剧院运营服务平台坚持实施惠民低价票政策,在票价方面推出实实在在的优惠外,还将在平台的框架内,组织一些剧种普及讲座、体验等活动,针对不同剧目和观众群体,推行引导性欣赏,提高观众参与度,提升欣赏水平。

今后,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将坚持着眼于繁荣首都社会主义文艺,立足于为剧场、院团提供专业服务,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为院团和剧场之间搭建桥梁,按照市场机制配置剧场和剧院剧目资源,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社会专业中介机构进入平台,参与到剧目创作生产的全过程,使其真正成为“北京剧院资源统筹平台、优秀剧目推介平台、精品剧目孵化平台、文化惠民实施平台”。

记者手记

文化让城市

变得更伟大

最近几年的演出市场受企事业单位包场团购票减少等综合因素影响,无论是院团还是纯靠票房收入维持运转的民营剧团在运作一部大戏时都比较艰难,因此,北京市文化局最近几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补贴演出市场的举措,从前端的排练厅,到后端的低价票补贴政策,最终使得首都市民得到实惠,看得起戏,而且能以更低的价格看到好戏。

北京一直以来就是文化之都艺术之都,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文化人的聚集地,这里有众多的文化名人和演艺人才、众多的剧院剧场和全国数一数二的艺术院校……这一切构建文化之都的丰厚土壤,再加上近年来一系列优惠补贴的好政策出台,政府在资金上的大力引导和扶持,沃土结硕果自然是水到渠成。 

土木建筑工程可以让一个城市变大,而唯有文化才能让一个城市变得更伟大。在这样的文化底色下,北京市民是幸福的,曾听很多“北漂”说过,舍不得离开北京,就是因为这里每晚都有着那么丰富的演出可以看,在夜火阑珊时无数个陌生的灵魂可以在剧场里碰撞出共鸣,进一步产生对这个城市文化的认同感。虽然文化这东西不以物质的形态存在,却体现在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所谓城市竞争力对于北京来说不是刀光剑影的拼杀,不是数据表上硬邦邦的数字,而是就化在每晚一台接一台的好节目,人与人之间礼貌相处的一点一滴中,来到北京就能感受到了温暖包容的北京精神。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