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五年工作回眸:与发展同步 与民生相融

2018-01-24 07:00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与发展同步 与民生相融

“住了15年的老楼装了新电梯、换了新门脸”“养老服务驿站就在家门口,老人不用再为基本生活犯难”“垃圾场变身足球场,下楼就能健身踢球”……五年来,百姓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记录着北京市民生建设取得的新成绩,也记录着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的履职脚步。

五年来,敢触问题,紧盯不放,市人大常委会聚焦首都城市转型、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汇集民意,汇聚动力,探索规律,凝聚共识,依法履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为首都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民主法治保障。

立法监督同向发力

打造“居家养老”新模式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将老去。1990年,北京比全国提前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常住老年人口348.4万。预计到2020年,户籍老年人口将超过380万,占户籍人口的25%,每4个人中将有1人是老年人。

“银发潮”袭来,“老有所养”的需求与社会整体养老产业发展滞后形成巨大的现实矛盾。服务匮乏、精神寂寞的现状,不但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群体的幸福感,也使得养老成为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

在这样的困境当中,养老问题不仅仅再是某一个家庭所面临的艰难抉择,更是整个社会发展进程当中不得不严肃解决的社会隐忧。

首开居家养老地方立法先河

北京将如何面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创新立法方式,探索制定了一部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符合老龄化社会特征的养老地方性法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成为全国首部关于居家养老服务的地方性法规。

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维林全程参与了《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起草工作。他解释称,《条例》的制定要从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实施说起。按照惯例,市人大常委会将依照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来修订本市的实施办法。实际操作中,市人大常委会发现,上位法已经细致到连子女“常回家看看”一类的内容都涉及了,如何具体操作实施无需赘述。为了使法规真正“有效、管用”,市人大常委会调整立法计划,由市人大内司委牵头,人大、政府有关部门参与,聚焦本市老人日常养老服务需求最迫切也最薄弱的居家环节,不照抄照搬上位法,而是以老人最亟须的服务如何解决为导向制定,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原创”。

经过2014年一年的调研起草,常委会三次审议,《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在2015年年初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交审议。条例全文仅22条,不仅对满足居家养老中就餐、陪伴、就医等最迫切的需求作出了制度安排,更以法规的形式厘清了政府、养老企业、社会和个人的权责关系。

连追三年——推动法规落地见效

为了能真正让老人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日子,《条例》实施三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每年确定一个重点难点问题,综合运用执法检查、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督办代表议案、专题询问、预算初审等监督形式,推动《条例》落地、落实。

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打破法规实施一年后再检查的常规,于法规实施当年,就同步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执法检查。

同步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查什么?执法检查组明确,这次执法检查不同于一般常规的执法检查,不是要找政府落实条例的差距,挑政府执法工作中的毛病,主要目的是促进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使执法检查成为凝聚共识、统一思想的过程,成为各方形成合力、推动工作开展的过程。

“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落实情况怎么样,能否让老年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能否真正为老年人带去方便和实惠,是大家都关心的事。”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样的目标定位下,半年内,市人大常委会共组织代表382人次,深入到近30个街道、社区,实地检查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机构情况。

2016年,执法检查进一步深入,市人大常委会同时督办了“贯彻落实条例,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制度建设”的代表议案。

5月到10月期间,77位、270多人次市人大代表走进政府部门、养老服务专业机构、老年人家中,以占全市老年人口三分之二的城六区为重点,针对失能、半失能和高龄老人等重点人群,围绕提供专业化规范服务的重点问题,开展了25场检查活动。

了解人民群众意愿、走访先行先试典型、总结基层经验,检查组抓住法规执行中面临的思想观念不够到位、专业机构运营成本过高、老年人家庭支付能力有限、医养结合制度衔接不畅、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还不健全等难点问题,建议尽快建立北京居家养老地方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开放养老服务市场,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制度体系。

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市政府“扶持专业运营,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业”专项工作报告,督办代表议案,并开展专题询问。通过“三合一”的监督方式,不断攻坚,促进政府加大扶持专业运营力度。

《条例》实施三年来,推动全市建成居家养老服务设施4571处,培养扶持专业养老服务企业1329家、社会组织600余家,以养老服务驿站为平台的“三边四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政府主导、专业运营、社会参与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逐步形成。

议案督办直面难点

老旧小区改造传递民生情怀

黑洞洞的楼道、乱糟糟的绿化、基础设施落后、管网年久失修……这是不少老旧小区的真实写照,也是一种积重难返的城市病。

2016年起,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督办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相关议案。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便利、舒适的居住环境的需求,聚焦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管网改造、物业服务、娱乐场所、健身场地和改善停车条件等重点问题,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调研,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在共建共享共治机制下展开。通过解剖麻雀、先行先试、推广典型,支持市政府将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纳入“疏解整治促提升”十大专项行动,出台四年工作方案。

截至2017年底,全市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全部完成,共增设电梯85部、补建停车位749个,惠及居民小区10个、老旧住宅楼73栋、居民5600户,被代表称为“真正的民心工程”。

两年督办——

推进共建共享共治

按照中央的安排部署,本市在“十二五”时期开展了以抗震加固和节能保温为重点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主要对象是1990年及以前建成的老旧住宅,共改造面积6562万平方米,涉及小区1678个,覆盖全市七分之一城镇居民。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当年,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有2个代表团和25 名代表提出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议案4件,经大会主席团决定合并为“加强老旧小区管理和基础设施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议案,交市政府办理。同年7月,督办调研正式启动。

“除了外立面粉刷了,管线、上下水都换了吗?” 2016年9月6日,部分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来到西城区陶然亭街道黑窑厂西里。

这里的14栋居民楼都是20世纪70年代的建筑。按计划,14栋楼全部进行了抗震加固改造。从外观看,墙体已经粉刷一新,门窗、空调室外机及防盗护栏都已统一安装。

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率队,先后有98人次委员、代表赴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四区多个不同类型的老旧小区,重点关注代表议案与人民群众反映较多的老旧小区水电气热管网维护、电梯更新维保、停车位不足、缺乏娱乐场所和健身场地、物业服务不规范等方面问题。

在总结“十二五”期间老旧小区整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建议:“改”政府包办为社会力量共治共建,“改”以抗震加固、节能保温为重点为面向居民需求的综合改造,“改”市级负责为统一领导下分区施策。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市政府部署开展了“十三五”时期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将1990年以后建成的、符合条件的房屋也纳入改造范围。2017年,城六区和城市副中心的10个小区成为改造试点。

对老旧小区的持续关注,没有停顿。

2017年,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198人次提出涉及老旧小区方面的议案十件,经大会主席团决定合并为“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一项议案,交市政府办理。

“老旧小区议案督办”迈入第二个年头。2017年5月,主任会议明确“定调”,调研的关注点要放在修复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健全长效管理维护机制、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特别是增设电梯、补建停车位、完善养老和便民服务设施等问题上。

老旧小区增设电梯是“痛点”也是“难点”。2017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来到丰台区张仪村丰仪家园,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小区内10栋老楼的43个单元已全部完成电梯加装。在阳光下,一排排玻璃幕墙包裹的青灰色外挂电梯格外显眼。为了统一居民意见,村民志愿者挨家挨户收集民意,先后6次修改加装方案,最终获得居民100%同意。

从丰仪家园的“集体经济组织出资加装电梯”,到海淀区大柳树5号院和东城区和平里一区的“专业公司代建租赁”,从朝阳区农光南里社区的“业主自筹自建”,到丰台区万源西里社区的“智能代步器”,调研组逐一探访,基层的探索在调研中逐步明晰。目前,全市已完成电梯安装并投入使用72部,在施160部。

2017年11月29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上,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了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相关议案办理情况。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建议,老旧小区“老”在软件,即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行政管理理念、居民生活观念,“旧”在硬件,即日益老化的基础设施和不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因此,要转大包大揽的管理方式为社会治理模式,明确行政管理边界,培育居民公共责任意识。不仅要针对功能配套滞后大力进行基础设施改造,也要针对管理体制滞后和思想观念滞后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基层房屋管理部门要定期为老旧小区“把脉”评估,尽快实现住宅全生命周期管理。

解剖麻雀——

老旧小区改造有了“志强模式”

位于北二环外的志强北园社区,是北京老旧小区的一个缩影。30多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楼房,见证了城市变迁,也渐渐成为非首都功能堆积的角落。

2012年,志强北园在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率先启动。和众多老旧小区类似,在此前的治理改造中,出台了政策、投入了资金、花费了人力和时间,志强北园却依然成为“难啃”的骨头。

2015年开始,志强北园逐渐变了样。居民楼装饰一新,私家车停放有序,340处7261平方米违建全部拆除。曾经的地下群租房“变身”专业健身场地,游泳池、瑜伽室一应俱全。二层小楼加固装修后,成为集老年餐桌、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功能于一身的养老服务驿站。小区处处透着修葺一新的新气象。

这背后,离不开市人大常委会连续多年的紧盯不放。

2013年5月,时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首次来到他的基层联系点——志强北园社区调查研究。2018年的首个工作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来到这里,对老旧小区改造再调研、再问诊。多年来,市、区两级人大先后围绕志强北园调研不下十次。

在一次次的调研、督办中,居民诉求逐渐清晰,工作思路逐步成型:大量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普遍面临着群众工作难做、群众改造意愿不强的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听群众意愿不够,群众获得感不强,小区面貌改观不明显。以志强北园为例,老旧小区改造要疏解不能为居民服务的经营性功能,要让小区回归居住属性。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志强北园在改造中,思路上以疏解非居民服务功能为突破口;工作方式上,政府和居民共议需求;腾退出的空间,还成为了引进社会投资的新场地。

说起志强北园的大变化,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庆红说,这些变化离不开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跟居民面对面的谈心,对我们手把手的指导。刚接到上级布置的改造任务,我们是当一个急难险重任务来完成的。现在我们知道了,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是要把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意愿结合起来,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两者对上茬儿,才能真正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志强模式”也有望向北京更多老旧小区延伸。它的背后,是推动政府部门由包办一切的“主人”,向社会共治的“主持人”角色的转变。

连续九年紧盯水污染治理

看准的事情要一督到底

连任三届的市人大代表韩克非清楚记得, 2008年3月,自己在市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与其他175名市人大代表一起,带着昌平、顺义、朝阳、通州四区百姓的嘱托,联名提出建议呼吁“早日还清北运河”,拉开了市人大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序幕。

连续九年,从“十三届”传递到“十四届”,市人大常委会对水污染治理紧盯不放。

2014年,常委会督办了“推进流域水系综合治理、提高水环境质量”议案,针对污水收集与处理能力严重滞后、全市每天仍有近80万吨污水直排等突出问题,建议市政府把治理水系污染,改善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状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污水治理体制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治污。

2015年,常委会对水污染“两法两条例”进行执法检查,却得到了北运河不堪重负、水质连续五年恶化的揪心结果,再次敲响了北京水环境质量的警钟。

半年内,检查组组织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80人次,到朝阳、通州等9区县开展实地调研检查20余次,对京原路68号院排污、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置等10余个案例进行深入解析,围绕管网建设、城乡结合部治污等重点专题开展研讨,广泛听取政府部门、区县街乡、专业单位、普通群众、专家学者的意见,委托7个区县人大同步执法检查。

最终,执法检查组总结提出了水环境质量问题集中体现的六大方面:污水直排量大、城乡结合部黑臭水体集中、河湖水质较差、地下水污染堪忧、雨污合流比重高、污泥无害化处理率低。明确提出以提高污水处理标准和资源化率为目标,以加快管网建设、限期消灭污水直排为突破口,探索“政府抓网、区管水厂、管办分离、厂交市场”的治理模式,进一步推动污水治理体制改革。

2016年,市人大再次把污水治理列为议案。通过办理“加快管网建设,解决污水直排问题”议案,常委会协同市政府,聚焦污水直排问题,紧紧抓住消灭黑臭水体的阶段性目标和加快管网建设的重点措施开展工作,推动污水治理不断深入。市政府先后制定了两个三年治污行动方案,建立了市、区、街乡镇三级“河长制”,从老百姓身边的河流治理抓起,努力推动全市黑臭水体全部还清。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