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李洁 蒲长廷 武玉姗)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围绕满足人民群众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需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扎实办好重要民生实事,提高民生保障和服务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推进健康北京建设。
医疗
报告摘录: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和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规范调整第二批医疗服务价格。
解读:手术等
第二批医疗服务价格将调
记者上午从北京市卫计委获悉,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规范调整第二批医疗服务价格”,今年北京将启动手术、检验、病理、康复等第二批医疗服务价格规范研究测算工作,做好政策和工具储备,并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支付方式改革。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规范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是医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实施有升有降的调整,今年将推进更能体现专业技术水平、以手术为主的第二批医疗服务价格规范调整工作,适当增加医疗技术服务收入的比重。
2017年4月份,本市对435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公布的项目价格为最高指导价格,下浮幅度不限。上调了床位、护理、一般治疗、手术、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项目价格。降低了CT、核磁等大型设备检查项目价格。
435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除国家明确规定不能报销的个别项目外,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其中,新增的55项专项护理和新生儿诊疗项目全部纳入报销范围,96项中医类项目,也全部纳入报销范围。
解读:今年启动
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
记者上午从北京市卫计委获悉,今年本市将加快京津冀医用耗材的联合采购工作,启动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以量换价,降低采购价格。与此同时,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进一步降低耗材虚高价格,三地共同推进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
“本市将继续通过同步联动改革,挤出价格水分,最终实现腾空间、调结构。”该负责人表示,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实施药品购销“两票制”,进一步规范药品全流程管理,在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落实分类采购,鼓励集中带量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为医保付费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腾出空间。同时,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补偿机制,释放改革红利。
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两票制”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具一次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增值税普通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具一次发票。该负责人表示,“两票制”有利于净化流通环境,治理药品流通领域乱象,依法打击非法挂靠、商业贿赂、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并且有利于促进流通企业自觉转变销售和经营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理顺药品价格等。据了解,北京“两票制”自实施方案公布之日起启动实施,为确保政策平稳落地,设定了3个月的政策准备过渡期,过渡期将于本月底结束。
此外,北京将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深化三地疾病控制和健康促进方面的合作。继续推进北京-张家口等6个医疗合作项目。开展京津冀三地医疗保险管理合作,三地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互认,三地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更方便。
报告摘录:加强重大传染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筛查和干预服务。推动名中医到基层社区开展服务。
解读: 免疫规划疫苗
有望扩大接种范围
记者上午从北京市卫计委获悉,今年北京将加强重点传染病及新发、输入性传染病防控力度。同时,全面推进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建设。值得一提的是,本市今年将论证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范围的可能性。
此外,作为今年市政府重要事实的初选项目, 本市将组织名中医到全市3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坐诊,居民可每周至少享受1次中医药服务。
教育
报告摘录:实施第三期学前教
育行动计划,坚持公办民办并重,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年内新增学位3万个左右,积极应对学龄人口变化。
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强化办园者主体责任,落实政府部门监管职责,实施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引导家长参与管理,让孩子安全、家长放心。
解读:适龄儿童
入园率达到85%以上
1月17日,《北京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正式发布。计划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市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以上。无证办园现象基本消除,学前教育管理科学规范。据悉,2011年以来,本市实施了第一期、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力度,新增17万个学前教育学位和1.6万名专任教师,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
解读:年内新增
学前教育学位3万个左右
学前教育今年的关键词是普及和普惠,坚持公办民办并重。本市将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年内新增学位3万个左右。到2020年,约半数民办园将实现普惠。
此外,为了积极应对学龄人口变化,解决适龄儿童“入园难”问题,市教委去年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上继续实施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
解读:幼儿园
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
去年12月初,市教委已完成对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园长的专题培训,做到园所全覆盖,并建立分级培训体系,将主题教育活动传递到每一位学前教育工作者。
此外,本市所有幼儿园责任督导也已经全部到位,并全部实现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截至去年12月4日,本市16区(含燕山)已配备835名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到917所(987址)公办幼儿园和661所(697址)经审批的民办幼儿园。
据悉,幼儿园责任督学要对幼儿园开展经常性督导,督导内容包括依法办园情况、安全管理情况、卫生保健情况、保育教育情况、师德师风情况、内部管理情况、园务公开情况和完成其他交办任务情况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并要求,每位责任督学每月至少到幼儿园进行一次经常性督导。
报告摘录:在重点新城和生态涵养区启动新建一批示范性学校,加大对学区制改革、集团化办学和乡村学校的支持力度,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
解读: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日前,本市2018年教育“任务单”下发,本市将在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启动新建10所左右示范性学校。加大对郊区优质教育资源改革的专家指导和支持力度,优先支持农村学校办学质量提升,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本市还将优化普通高中布局结构,扩大优质高中规模,促进特色高中建设。
此外,在积极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方面,加强京津冀教育部门定期沟通协商,完善招生计划联合会商和教育协同研究等机制,推动落实各级各类教育合作项目。全力支持雄安新区教育规划、建设和发展,力争3所新建学校(幼儿园)具备开工条件、4所帮扶学校(幼儿园)挂牌招生。进一步深化名校办分校等基础教育领域合作交流。推进职业教育领域开展跨区域人才培养、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共享、技术技能大赛等。深化京津冀高校联盟建设,推进高校间人员交流、科技合作、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