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北京市委:积极疏解非首都功能 稳步推动减量发展

2018-01-25 14:4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1月25日讯  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大会发言,1月25日下午在国际会议中心二层大会议厅举行。千龙网·中国首都网对大会发言进行了现场直播报道。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王英委员代表民革北京市委发言,题目是:《积极疏解非首都功能,稳步推动减量发展》。

 

1月25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大会发言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图为王英委员发言(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一、聚焦四个中心定位,加快织补优化城市功能

疏解整治是手段,优化首都功能,提升北京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是目标。要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严格落实“三线”“两控”,真正实现由扩张性规划向优化空间结构、精准织补城市功能的规划转变。

围绕服务保障政治中心功能,要强化重点区域、重要节点、重大设施周边的整体环境的提升,切实体现迈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首都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亲民为民气质。

围绕落实文化中心定位,在细化落实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各项任务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文化事业、文创产业等从业人群、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文化功能的内在需求和发展变化,坚持需求导向,靶向填补城市文化功能上的空白。

围绕国际交往中心定位,在强化支撑国际交往的重大基础设施保障的同时,更多转向吸引、培育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组织,更加深入拓展国际交往的内容,更加重视培养能够在未来参与国际组织管理的专业化人才,真正补齐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中的短板。

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定位,要聚焦“三城一区”这个主载体、主平台,完善从基础研究、战略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重大成果产业化的创新链整体布局。特别是要围绕技术的中试、高端人才公共服务配套等加快填补城市功能上的缺口。

二、聚焦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日前,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系列文件,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北京重点发展的十大高精尖产业。

一是围绕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产业、行业具体发展规划,着力打通一产与三产、二产与三产之间的“产业连接通道”,充分发挥产业边界重叠的经济溢出效应和产业边界重叠区不断延展的经济增长拉动效应,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二要做优做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多点支撑新格局。平台经济是北京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优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三要持续优化北京的营商环境。参照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更加精准、精细、精心地优化我们的营商环境。

三、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一是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与水平。三是进一步提高城市服务保障能力。以提升人民幸福感为目标,谋划好生活性服务业的改革发展,进一步提升首都市民生产生活的便利程度,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责任编辑:何珊(QO0001)

相关阅读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