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1月25日讯 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大会发言,1月25日下午在国际会议中心二层大会议厅举行。千龙网·中国首都网对大会发言进行了现场直播报道。台盟中央委员、台盟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市海淀医院普外科副主任欧云崧委员,代表台盟北京市委发言。她发言的题目是《关于进一步加强京台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的建议》。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中心,在充分发挥中华文化这一两岸同胞的“根”和“精神纽带”作用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一、做精做细两岸文化交流基地,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璀璨
建议在北京中华文化优势领域中,如博物馆、名胜古迹景点、文化团体、传统工艺坊、高等院校等,设立两岸文化交流基地,并加大资金投入,引入专业团队参与建设,同时建立对台工作部门与基地的对口联系,加强指导与扶持,进一步做好优秀中华文化的宣传、展示、交流和体验,打造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精品对台文化交流项目。
二、做实做活历史文化教育交流,促进台湾青少年“国家认同”
针对台湾岛内长期以来“去中国化”政策对青少年“国家认同”的负面影响,要将历史文化教育交流作为重点和切入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如举办京台中小学历史教师交流活动,开展京台青年“同上历史课”,举办历史专题研讨班等等,鼓励两岸师生就共同关注的历史议题展开思想交锋。同时注重根据当前台湾青少年的特点,如偏重感性的思考模式,喜欢感性和互动的交流,热情快乐的气氛,不愿意听大道理等,设计交流内容和形式。台盟北京市委近年来做了一些实践探索,连续五年举办了“京台文化研习营”活动,邀请岛内高校师生,与在京青年台胞一起,学习研究中华文化特别是京味文化,增进了台湾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三、做深做广专业交流,提升文化交流质量和水平
把京台两地文化交流引向深入,将以演出为主的艺术交流,转变为多种形式并举,使艺术演出、学术研讨、技艺切磋、联合创作、两岸巡演和人才培养等有机结合,同时将更多的传统工艺、特色艺术、少数民族艺术等领域的艺术家纳入交流领域;在北京建立专门的“文化村”,邀请台湾专业人士长期、深入地体验北京文化,为两岸文化工作者深入了解、对话提供平台,并以重要文化活动为契机,积极邀请台湾文化专业人才参加北京的重大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深入专业的文化艺术交流,推进更加深刻的人文交流,促进心灵契合。
四、做优做强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共续优秀中华文化新篇章
京台两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北京应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和优势,加快京台文化创意产业的对接,选择互惠双赢的项目进行合作,如动漫、设计、影视等艺术产业,形成京台文化发展的共同市场,使台湾同胞共享祖国发展机遇和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