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18位委员进行了大会发言。 其中,郭丽双、荆志成、朱岩石和马荣才四位委员,分别针对营商环境、医疗改革、文化建设和乡村发展等方面的话题提出建议。
关于营商环境
郭丽双委员:吸引高质量民间投资
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郭丽双表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要提升民间投资质量。但目前民间投资质量不高、增长依然乏力。主要表现在民企获取资源相对困难,民企合法权益保护的市场机制、舆论环境不完善等方面。
为此,她表示吸引高质量民间资本要解决好四个“投”的问题:首先是“不能投”,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不利于民间投资准入的政策法规,完善准入清单,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等。同时解决“不愿投”问题,要落实产权保护政策,健全政府诚信机制,研究建立依法依规补偿企业合法收益受损机制。
此外,要解决好“往哪投”的问题。她表示,当前民间资本应重点在科创、养老、环保三方面发力,要充分利用首都高校资源,搭建校企创新合作服务平台。参与社区医养健康服务,出台具体措施支持民间资本投向街乡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等养老设施建设,鼓励民间资本投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河湖治理等环保产业,推动绿色发展。
最后要解决好“怎么投”的问题,她建议要大力推广PPP模式,建立公平公正的风险、收益分配体系,完善信息披露和纠纷解决机制,鼓励民企以联合体形式参与政府重点项目,集中推出一批适合民企参与的项目等。
关于医疗改革
荆志成委员:有效实施分级诊疗
市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栓病中心主任荆志成表示,本市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但医疗服务体系的“倒三角”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好转。本市依然面临着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薄弱、“三医”联动统筹力度弱、医保杠杆作用发挥不明显、对基本医疗和全科医生服务尚未形成社会舆论共识等问题困境。
他在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和农工党市委联合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建议。首先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功能定位,整合区域医疗资源。三甲医院重在“瘦身”,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二级医院重在“健体”,完善学科门类,增强康复、护理能力建设。
同时,梳理在不同部门与医保相关的各项管理职能,变“医疗保险”为“医疗保障”,在一个框架下,平衡医保基金、医疗收费、财政补偿、百姓负担等各方利益。
此外,借助医保杠杆调节,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发挥各类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针对不同医疗服务特点,综合运用“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按病种付费”等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调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主动控制医疗成本的积极性,通过控制费用、提高收入,支持建立分级诊疗模式。
关于文化建设
朱岩石委员:打造博物馆型城市
市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表示,现在北京有着众多大剧院、文化中心、博物馆、音乐厅等大型文化设施,而城市文化的特色却不突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因此,他建议致力于打造“街巷文化”,让每条街巷都变成展示北京城市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博物馆展厅,让文化“活”起来,让北京成为“博物馆型城市”。
他建议分三步在北京市统筹开展“街巷文化”试点建设,首先在政府部门的统一引导下,动员群众自发地挖掘和整理所居住的街道、所工作的单位独特的文化元素和历史积淀,增强市民的参与感、融入感,并由专家进行统一的整理后,打造区域独有文化特色。
同时,根据区域文化特色,针对区域内的某一街道和某一单位,开展“街巷文化”建设试点,即通过个性化的设计,以街头的雕塑、街巷历史简介、用英雄人物和历史名人命名街道、工作场所,或在学校里张贴人物画像、APP语音导览等手段,打造以街巷文化为代表的城市名片。此外,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和街巷特点,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在区域内打造与区域文化特色相匹配的、融入慢行系统的,并且集书吧、活动站、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于一体的“街巷文化”建设模式,并逐步稳妥地在全市推广。
关于乡村发展
马荣才委员:乡村发展需持续动力
谈到农村如何发展的问题,市政协委员、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马荣才表示,当前,北京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就是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不充分。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非首都功能疏解未能实现同步发展、协调发展等。
他建议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乡村可持续发展内生机制,通过制定负面清单、完善产权制度、实现要素市场均衡等,充分发挥市场在乡村振兴中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要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大包大揽或一味地投入资金、物资的做法和理念必须改变。绝不能让好逸恶劳、过度依赖政府的思想行为持续下去。
此外,他提到农村信息化是建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链接机制的最有效手段。加快推进行政服务大厅与网络办公平台、农业“12316”平台等线上线下融合,加强对农村干部、群众和服务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他还提到,城乡融合发展必须解决城市、乡村“两张皮”问题。加快建立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指标体系,建设生态美丽农村社区和田园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