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陈斯)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这是北京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愿景,而“北京通”手机APP,正是实现这一愿景的重要掌上工具。今年北京计划利用“北京通”手机APP,试点“无卡”乘公交地铁,同时也将在更多领域拓展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给市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北京通”APP于2017年1月上线,目前下载量已经突破百万,成为全市政务服务统一移动门户和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据了解,北京市2018年重要民生实事初选项目中,提出持续推进“北京通”建设,新增多功能卡片200万张,利用“北京通”手机APP,试点“无卡”乘公交地铁。同时,计划丰富政务公开惠民便民地图内容,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在今年的人代会上,人大代表们对利用“北京通”助力为民服务、精治共治和大数据建设也开展了热议。对于“无卡”应用,北京市人大代表、时代集团公司总裁王小兰建议,希望能率先在多个场景实现无卡生活应用,比如“无卡”进地铁、出入停车场等。对此,市人大代表、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栏目时回应称,刷手机“无卡”体验,已具备这样的技术,正在完善系统。首先要安全、保护隐私,做到可靠、可信,这样经过一系列实践验证之后即可大面积推广,现在正在进行局部试验。
张伯旭介绍,三年前,本市开始推广“北京通”一卡通,用这张卡片可以实现购物、交通、金融服务等功能。随后,建立了“北京通”虚拟卡,用12位码对应市民的身份证号,将卡的功能集成到手机里边,在进行一次性身份识别之后,不用带卡片,只用手机就可以“无卡”购物、看病、个人支付等。
张伯旭表示,此前一些政府提供、需要市民上网查询的服务,例如查询公积金、小客车摇号等,要输入身份证号、密码,比较烦琐,而使用“北京通”APP,只需一次实名认证,信息和后台进行捆绑后,每次打开应用就会自动识别,推送想要的信息。该项工作正在普及,未来会向越来越多的方面进行集成。
此外,在人代会上,35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快“北京通”数据和服务汇聚,助力“精治共治”理念落地和大数据战略实施的议案》。议案提出,“北京通”APP上线一年来,“无卡”乘公交地铁等市民日常生活中高频使用的关键民生服务接入得还很少,导致智慧社会建设的大方向与市民的实际获得感脱节等,这是今后北京推动智慧社会和大数据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