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副总理带回洋电脑 景山学校兴起计算机

2018-11-30 03:47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副总理带回洋电脑 景山学校兴起计算机

说起电脑,谁没有过“屏幕上闪着小白点,硬盘吱吱作响”的开机经历?那些老古董固然已成历史,但看到全国第一台走进校园的电脑端端正正地摆在北京景山学校的校史馆里,仍然让人不禁感慨40年来信息技术的变革给教育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借助这台电脑为起点,景山学校在信息化教学的大路上越走越快。

数学老师教计算机

从研究计算器开始

沙有威,1978年开始供职北京景山学校,如今已经退休。1979年3月的一天,沙老师跟随时任景山学校校长的游铭钧接待一个日本教育代表团,交谈中得知日本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开展计算机教学的一些情况,游校长和沙老师都很兴奋,也想在景山学校试一试。

要知道那时候学校师生连电脑长什么样都没见过,搞计算机教学是一个完全的空白。

说干就干,在学校给沙老师特地腾出的一间小办公室里,沙老师开始与同事章淳老师一起研究起了计算机的教学。“我们当时都没见过计算机,但是章老师外语好,就从大量的英文资料中开始披沙拣金地寻找线索。”沙老师说。

沙老师回忆说,当时就和章老师先到阅览室借来一些函数计算器,开发其中不为人注意的自定义函数的功能,“章老师翻译外文资料,我则负责研究计算器的函数功能,就这样还编写了油印的教材,并在高一同学中组织了四五个学生的函数计算器课外活动小组。在当时人教社的帮助下,我们还抽时间到人教社去查资料,了解国际上中小学校开展计算机教育的情况。这算是我们研究计算机,研究编程的开始。”

第一台计算机到校

边学边教电源坏了都不好找地儿修

1979年年末,游校长一句“走跟我去拉计算机”,沙有威老师就高兴地跟校长到国家科委取回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出访时带回来的一台家用电脑,至此学校有了第一台电脑。这也是当时全国用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第一台电脑。

“在那个计算器都不多见的年代里,我们压根没见过电脑!”沙老师在章老师的帮助下,按照原版英文说明书的指示一步步进行安装调试,这台电脑除了硬件以外还有十几个固化了一些程序的硬件卡,其中有家庭账务管理的卡、游戏卡等,沙老师在这些硬件卡中还发现了一个固化了APL/S高级语言的硬件卡,通过查资料沙老师了解到APL是一种阵列式语言。

按照说明书他们调试了APL/S语言说明书上的程序例题,结合参考资料书中的例题和一些大学教材中的例题,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改写、编写了一些APL/S的程序。“1980年初,我们就在学校高一和六、七年级组织了计算机小组,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APL/S语言的程序设计。当时我们完全就是一边自己学习,一边教学生编程,为了这个我们还到大学里专门听了一学期的课程。”沙老师告诉北青报记者。

说起这台电脑,沙老师对一个细节还记忆犹新,那就是当时这台电脑以及连接的电视都是美国制式,电源也都是110伏的,所以他们每次接通电源的时候都要特别注意,否则很容易短路。尽管如此还是有好几次学生不注意把那个小黑方块似的电源给弄坏了,为此沙老师和章老师拿着这个电源跑遍了北京的几个计算机厂去寻求帮助都没有解决,最后几经周折在北工大的校办厂才修好了这个电源。

有了第一台电脑,很快学校在1982年,从北京工业大学又购进了一台装有BASIC语言的TP-803计算机,学校在北工大给这台机器配了个黄颜色的铁壳,并把一台24英寸匈牙利产的黑白电视机改装成了显示器,为了移动方便把一个课桌固定在一个四轮小车上,把24寸的电视机放在课桌上,沙老师可以推着这个活动的课桌进教室上课,上完课再推回来。“这台机器没有内置存储器,我们用普通磁带作为存储介质,需要额外的一台录音机完成程序的存储和调用,录音机的音量适中才能准确地读取和存储磁带中的数据。”沙有威说,不过,那时候我们的学生就可以做一些编程了,可以编写游戏程序‘蛇吃豆’等等。记得那时由于初中和高中都有计算机小组活动,学生一下课就跑到办公室来上机,有时上机人多,学生就堵在门口等。

80年代中期

信息技术教学覆盖各年级

沙老师还向北青报记者介绍,1984年到1986年是学校计算机教育大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学校的机房里已经有了25台Apple计算机和10台Laser计算机,学校在七年级、高一和高二年级开设了必选课程,后来学校又为高三年级同学开设了一周的计算机课,算起来也有30多个学时,可见当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高。到1985年,凡是从景山学校毕业的学生都百分百地接受过计算机教育。同一时间,北京的部分学校也建起了计算机房开展了计算机课程。

沙老师说,记得那时没有适合中小学生使用的教材,大家普遍使用的参考教材就是谭浩强老师为大学生编写的《BASIC语言程序设计》一书,景山学校的郭善渡老师又特意为孩子们编写了《微电脑学习手册》,该手册是当时全国专门为初中生和小学生编写的第一本教材,教材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Apple机的BASIC语言程序设计。学生们终于有了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计算机课本了。

为了全面开展计算机教育活动试验,学校还在小学开展一些计算机的课外活动。一天沙老师和同事们在媒体上看到了一则报道,其内容是北大的余世文教授出访美国时看到美国小学生用LOGO语言学习编程的报道,看过这则消息,沙老师和章老师辗转联系到了这位教授。“教授非常有兴致地为我们介绍了美国的见闻,演示了LOGO语言编程的方法,当我们告辞时这位教授将从美国带回的一张5寸的LOGO语言的系统盘送给了我们,回到学校后章老师为学生编写了油印的教材,在小学四、五年级开展了课外活动。”沙老师说。

90年代

计算机从辅助教学到用来3D打印

1995年开始, 景山学校的计算机开始运用到课堂教学,与各学科教学实现融合。各科老师查资料,做教案,做题库都用上了电脑,开始了信息化办公。同学们上课都开始用上了计算机。“以前我们有两个计算机实验班,上课的时候每位同学的座位上都有一台计算机,后来学校里同学们拿着笔记本,ipad上课的场景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沙老师说。

2000年沙老师又在学校引领了一次风潮,率先引进机器人教学,在兴趣小组中进行,2002年开始,机器人教学走进课堂,至此让同学们的信息技术学习从计算机本身延伸到了智能机器人。2012年随着VR、3D打印技术陆续进入景山学校,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据沙有威老师的徒弟,现任景山学校计算机教研组组长的李卓老师向北京青年报记者介绍,目前学校已经建起了六个机房,一个机器人活动室,还有一个创客教室,VR、3D打印机、3D扫描仪、激光切割机等高端技术配备也是一应俱全。计算机也是更新换代了一代又一代。据了解,在现在景山学校计算机教研组中,几乎每位老师都为同学们编写过信息技术教材。沙老师的另一位徒弟毛澄洁也向北青报记者介绍,老师们教授信息技术的手段也早已经从互帮互学的最初阶段,以及单向教学阶段转变成了项目组的教学方式,同学们也不再局限于早期单纯的程序学习,而是通过项目了解相关领域。“同学们现在在手机上都可以编程,而且还能做APP,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沙老师感慨。

对话

我为自己有“淘古董”的眼光而庆幸

对话人:景山学校退休教师沙有威

记者:这些设备保存下来,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在哪里?

沙有威:2002年学校从老校舍搬家到新校舍,学校已经基本上搬完家了,一种莫名的担心驱使我来到了老校已经搬空的机房,机房中废弃的东西乱七八糟堆了一地,我像捡破烂的似的在破烂堆中翻腾着,我翻开一堆废品,映入我眼中的就是下面这台机器的主机,我继续翻腾,陆续又找到了游戏杆和解调器、苹果机等,我找了个三轮车将这些“破烂”拉回来,后来学校建展室我把它们又拉回了学校。我到现在都为自己那种“淘古董”的眼光而庆幸。我觉得这些老物件也是对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演变历程的一种见证。

记者:改革开放四十年,给信息技术教学方面带来哪些变化?

沙有威: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始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经历了40年的发展变化,信息技术教育从最初的以计算机为教学载体到现在的以多种硬件平台为教学载体(网络、机器人、手机等智能设备)使得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更加广泛更加全面。

信息技术教育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教育是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是对以往传统的以记诵为导向的教育的补充。

记者:未来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走向会是怎样的?

沙有威: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走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相关性,未来会有更多的现代科技产物成为承载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载体(如人工智能产品,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教育也会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