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新一轮地下空间整治严防反弹 3000多腾退点探索再利用途径

2019-03-08 06:16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3000多腾退点探索再利用途径

腾退两年后,海淀区北下关四道口5号院1号楼的地下室终于变了样。结合着地上一层,这里成了社区里第一家有床位的养老照料中心。

北京在过去3年完成了三千多处地下空间整治。眼下,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摆在面前:腾退了,如何再利用?3月7日,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从2018年下半年开启了新一轮地下空间整治,今后在严防反弹、动态清零的同时,还将重点探索解决再利用难题。

上一轮整治腾退三千多处

北下关四道口5号院1号楼地下室,曾是盘踞10年的群租房。千余平方米的面积,被隔出90多间屋对外出租。昏暗狭窄的过道里,最多时曾挤着100多人。不仅环境脏乱,安全隐患也格外突出。

这是多年前北京不少地下室的缩影。从2011年开始,北京便启动了针对普通地下室的整治。截至去年,整治工作已接连实施了两轮。

四道口5号院1号楼就属于上一轮整治的地下空间之一。北下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9月海淀区开展普通地下室清理整治专项任务,进一步消除普通地下室的各类安全隐患。“由此开展了大规模的清退工作,四道口5号院也列入了清退台账中。”这位负责人介绍,由于清退人数较多,清退难度较大。通过与租户展开多轮沟通、讲解政策后,租户才最终配合街道方面进行清退。2016年5月,这里完成地下室整治工作。

“从2015年到2018年的第二轮整治工作中,北京整治完成了三千多处地下空间,清退了这些地下空间里的违规散租住户、小旅馆和员工宿舍。”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说,这些地下空间主要聚集在城六区和昌平区。

探索突破原用途限制

地下空间腾退再利用的难题也一直伴随着上一轮整治。

如果一直空着、缺乏维护,势必会对建筑本身造成影响。但对政府部门而言,如何找到老百姓乐意、安全、满足用途要求的业态,也是一件难事。

在这过程中,北京市一些地区开始探索经验。“在北下关街道,60岁以上的老人有4万多人,80岁以上的有4千多人。”街道负责人道出了该地区养老设施需求的迫切。于是,街道方面有意将这处地下室变身为养老照料中心。

但这处千余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原本的规划用途是设备设施,产权属于长城锅炉厂。用途可否改变?这几乎是所有地下空间再利用过程中,要迈的第一道门槛。

2016年11月,海淀区率先发布普通地下室规范使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普通地下室以完善社区配套功能,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为前提,在征求居民意见和向政府部门报备的情况下,允许突破原有用途限制。

但相关部门对于养老设施也有不能建在地下的要求。“1号楼的临街店铺也已经整体腾退,并且临近北下关社区服务站。”这位负责人解释,在对居民走访的基础上,最后敲定了对此处一层及地下腾退空间整体改造为街道养老照料中心的方案。其中,老年人居住和生活在地上一层,养老照料中心仓储与办公区位于地下。

地下空间可补便民短板

十多公里外,景宜里社区1号楼的地下室也曾为腾退后再利用而发愁。

这处普通地下室建筑面积达到1712平方米。2016年以前,因位置临街、空间面积可观的优势,产权方将此处地下室出租作为散租住人使用,曾住了100多人。2016年年初,这里自行完成了清退,实现了安全隐患治理。

田村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姜英奎介绍,清退后,为了确定该处地下室的转型方向,社区服务中心以入户的形式对1号楼楼上所有住户征求意见。在征集完200多户居民的意见后,街道专门协调产权方和经营方,最终由经营方自行投资改造为地下便民“菜篮子”。小区居民楼前楼后遛弯儿的工夫,就能买上菜。

弥补便民设施的短板,也将是本市地下空间整治再利用的主要方向之一。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北京启动了新一轮地下空间整治。在这一轮整治中,除了严防反弹、实现动态清零外,还将进一步探索腾退空间再利用。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作者:曹政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