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以首善标准推动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

2020-12-03 04:41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以首善标准推动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

“十三五”以来,北京市残疾人事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在“平等、融合、共享、阳光”工作理念的指引下,坚持以首善标准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任务圆满完成。

这五年,是加快完善残疾人综合保障制度体系的五年,是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的五年,是残疾人服务创新取得重要突破的五年,是残疾人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

残疾人福祉水平稳步提升

姚女士与丈夫都是残疾人,一家人每月享受3000多元最低生活保障金和820元生活补助和护理补贴。今年大一的儿子还享受每年4500元的扶残助学补助,“儿子每年学费是6000元,有了这个4500元的补助,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姚女士说。

像姚女士一样,享受各类补贴政策让残疾人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过去五年,北京基本形成城乡一体、特性突出、普惠共享的保障体系,涵盖社会保障、康复、辅具、托养、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无障碍、维权、出行、文化12大领域,制度增至38项。全面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实现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全覆盖,综合保障水平居全国前列。残疾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7%,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给予全额缴费资助,实现应保尽保。提高重度残疾老人护理补贴、残疾人寄宿托养补助标准,对重度残疾人与失能失智、重度残疾、高龄父母同时入住机构双养给予专门保障,实施居家助残服务补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看护补贴等政策。制定残疾人康复、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补贴政策,将非持证残疾儿童、失能老人纳入补贴范围。对肢体残疾人乘坐无障碍出租车给予补贴,实施残疾人专用机动车免限行、在全市非居住区公共停车场免费停车措施。

加大对重度残疾人的救助力度。根据自理程度不同给予差异化的照料护理补贴或服务;符合条件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按单人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低保重度残疾人全额施保并增发35%低保金;对未享受低保低收入的重度残疾人家庭,在申请享受支出型临时救助时给予上浮10%的救助比例。

同时,通过实施保障性住房优先分配、加大租金补贴力度,为6135户城镇重度残疾人家庭解决基本住房困难;制定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和山区搬迁补助政策,惠及农村残疾人家庭2781户。探索建立包保联系人制度,为7300名重残特困、孤残、老残一体以及因疫情遭遇特殊困难的残疾人,推行“五包一保”措施,兜牢残疾人民生底线。面对今年突袭的新冠肺炎疫情,本市出台19项具体措施,帮助困难残疾人和残疾人服务机构渡过难关。

残疾人就业状况进一步改善

“以前只能待在家里,现在每周5天去上班,可以参与各种劳动项目,工作之余还有一些康复、娱乐活动,能力提升了,收入有了保障,生活更舒心了。”今年50岁的杜奇(化名)是一位稳定期精神残疾人。说起现在的工作,他笑得合不拢嘴。

改变源于今年挂牌的朝阳区小红门残疾人帮扶性就业基地,包括杜奇在内的22名残疾人每天来这里上班,与帮扶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月收入2640元,还有了“五险一金”。像这样的帮扶性就业基地,全市通过民生实事项目建立了333家,5739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五年来,本市率先建立城乡统筹的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体系,大幅提高扶持标准,统筹城乡政策待遇,强化重点群体帮扶,对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残疾人学生实习见习、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和参加职业培训实施精准奖补政策,有力促进了城乡残疾人就业创业,越来越多残疾人投身首都改革发展。

党政机关和市属国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党政机关依法落实定向招录残疾人制度,33名残疾人走上公务员岗位。市属国有企业将安排残疾人就业纳入绩效考核。

精准帮扶助推残疾人共奔小康。五年间,共帮扶1.62万名失业登记残疾人和农村转移就业登记残疾人实现就业。综合实施产业帮扶、科技助残、消费助残,带动低收入农户残疾人家庭收入较快增长。持续实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助力计划,有就业意愿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出台支持性就业服务办法,为残疾人和用人单位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就业支持。

残疾人多层次多领域就业能力得到提升。“十三五”期间,累计培训残疾人5万人次,帮助残疾人拓岗增能,残疾人技术能手在“全球残疾青少年IT挑战赛”中夺冠,残疾人能工巧匠亮相重大外交活动。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执业备案、继续教育、职称评审纳入卫生技术人员统一管理,132名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在医疗机构执业。432家职业康复劳动站覆盖街乡,8825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就近就便享有职业康复服务,发挥潜能、融入社会。

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作为一名脊髓损伤者,唐占鑫长期需要纸尿裤等一次性护理用品。每个季度她在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综合服务平台上申请一次,提交情况证明,街道残联、区残联在线通过审核,“整个流程很快,就跟‘网购’一样方便。”唐占鑫说。该平台入选全国第二届(2016)“互联网+政务”优秀实践案例50强,并被《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引用为三个在线服务的经典案例之一。

除此之外,本市已将140多个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医疗保险目录,重性精神障碍者实现了门诊免费服药,儿童残疾筛查全面开展。《北京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办法》《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管理办法》和《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办法》相继出台,将残疾人急需的基本康复内容纳入政策保障范围,建立了覆盖所有残疾类别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保障体系,为满足残疾人个性化、多样化的康复需求,提供了政策保障。

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社会化发展,建立了以公立康复资源为主导,社会化资源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康复服务体系。目前,本市已有19家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机构转型,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设置率达9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康复医学科的比例为56.4%,儿童康复定点机构193家,辅具服务机构18家,辅助器具供应服务机构100余家。2019年,全市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的覆盖率达到98.35%,其中65%(近26万)的残疾人接受了个性化康复服务,康复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同时,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先后开发运行了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平台、成年残疾人康复服务平台和辅助器具管理服务平台以及康复项目服务系统、政府实事系统,将残疾人与服务资源、各级业务管理部门有效链接,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服务信息管理体系,形成了覆盖所有康复项目、所有残疾类别、各服务机构的康复业务工作系统,实现了业务工作的规范化推进,康复服务信息的标准化处理。

融合教育支持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患有自闭症的小昊在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上学,西城培智中心学校的驻校式支持教师杨老师为小昊进行了全面评估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支持方案并实施训练。在训练的同时,杨老师和小昊的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沟通、密切配合。通过随班上课和资源教室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小昊逐步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杨老师说,“融合教育不单单是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有班级、有座位,更是环境的融合、精神的融合,以及健全孩子对特殊孩子真心的接纳。”

自2015年9月起,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先后派出8名骨干教师分别走进育翔小学、展览路第一小学、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小学、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和北京市第七中学开展驻校式支持,效果显著,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十三五”期间,融合教育支持保障力度不断加大。优化和规范市区特殊教育支持中心、建立48个学区级融合教育资源中心、10个自闭症儿童教育基地、支持建设400余个学校级资源教室,初步形成融合教育四级支持保障体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扩大学前融合教育学位,将合理便利措施覆盖到普通中高考、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等各大类考试。616名残疾人圆梦大学,较“十二五”末参考人数增长一倍、普通高校录取率提升近14个百分点。

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作为国家冰壶队主力,王蒙、陈建新和他们的队友在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项目上奋勇夺冠,实现了冬残奥会我国金牌、奖牌零的突破!近3年来,本市残疾人竞技体育勇创佳绩,在国际赛事中共获得35枚金牌、25枚银牌、21枚铜牌,在全国第十届残运会金牌榜、奖牌榜上均居前列,充分展示了首都残疾人的精神风貌,为国家和北京争得了荣誉。目前,本市已组建6支残疾人冬季项目运动队,实现冬残奥会6大比赛项目全覆盖,运动员们正在为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努力拼搏。

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先后举办北京市残疾人文化周活动、“新启航”残疾人传统文化服务、“送文化 下乡村”、“走基层送文艺”、社区(村)残疾人艺术汇演和京津冀残疾人文化交流等活动,每年直接服务残疾人在万人次以上,逐步形成以“爱满京华”为主题的首都残疾人文化文艺品牌。每年举办全市残疾人群众体育比赛活动,连续3年组织冰雪嘉年华活动,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冰雪项目,每年吸引上万人次残疾人享受冰雪运动的快乐。建立残疾人健身示范点90个,实施康复体育进家庭计划、为6000户残疾人家庭开展入户健身指导。

以“融合”理念打造四部原创话剧。《危机公关》荣获“戏剧中国”2019年度作品征集推选活动话剧类上佳剧本,为社会各界更多了解残疾人群体,包容人的多样性,传播人与人之间相互激励、共同成长的理念,营造了更加和谐的氛围。市残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宣讲团走进机关、学校、军营和企业开展巡回宣讲,全国自强模范夏伯渝、刘岩宣讲视频在“学习强国”总平台发布。

■ 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之后无障碍环境有了很大提升,现在更注重细节和服务。比如,地铁站的无障碍出入口标识更加清晰,工作人员会主动询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坐轮椅的杜鹏深有体会。

去年《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行动方案》出台,34个相关部门、16个区政府明确责任,聚焦3个重点区域、4大重点领域17项重点任务,集中开展无障碍设施问题的整治整改。无障碍设施被纳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全市重大项目,统筹谋划、同步推进。修复盲道6416条,整改人行横道467个、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29个,以人为本更加彰显。整改公交车、公交站台、地铁站、停车场等11846个,300个轨道交通站设立预约服务电话,群众出行更加顺畅。整改政务大厅、商场、医院、学校、公厕、休闲场所和居住社区等10项重点28812个,群众生活更加便利。整改政务网站、融媒体中心等162个,“北京通”APP开设残疾人专版,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信息交流障碍逐步消除。无障碍设施占用纳入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和“网格化”管理平台,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广泛开展无障碍知识理念宣传教育,“首善有爱 环境无碍”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北京市残疾人职业康复和托养服务中心》项目入选“全国首次无障碍设施设计十大精品案例”。

开放包容的无障碍环境使残疾人社会参与更加活跃。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投身首都建设,“十三五”以来,涌现出34名“自强模范”,25名“北京榜样”,8人在残健同场职业技能竞技中摘得奖牌。残疾人能工巧匠亮相APEC会议、亚欧首脑会议、“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大外交活动,体育健儿、文艺工作者多次到境外参赛、演出,为国增光。379名残疾人及亲友、残疾人工作者当选全国或北京市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行职责、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残疾人与首都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更加广泛、更加紧密。

责任编辑:詹雨泉(QZ0018)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