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如何发展智慧交通?李玎代表建议:充分收集数据帮助科学决策
2021-01-24 17:15 新京报

来源标题:如何发展智慧交通?李玎代表建议:充分收集数据帮助科学决策

新京报快讯(记者 裴剑飞)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其中在交通领域内提出要“重点发展智慧交通……创造普惠便捷的智慧生活服务”。北京市人大代表李玎认为,必须要充分做好数据收集工作,才能帮助发展智慧交通形成更科学的决策。

北京市人大代表、原市人大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玎。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江

李玎代表曾任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多年来一直关注城市运行、环保等领域的话题。李玎发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了多项公共交通的内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交通综合治理、坚持慢行优先、绿色优先”,“加快建设公共交通网络化职能调度体系”,还要“优化地面公交网,让绿色出行更加通畅便捷”。

对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绿色优先”等新提法,李玎在表达期待的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李玎认为,北京市发展智慧交通首要任务就应该规划出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完善顶层设计,明确未来北京到底要打造一个什么样的交通环境,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平衡绿色出行、缓解道路拥堵、推广新能源车、治理汽车违章等多个不同维度的目标。

“比如说,基于鼓励绿色出行而设置了公交车专用道,的确能起到鼓励公交出行的作用,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有的路段确实很有必要,但也有些地方不能完全符合实际情况。”李玎说,她发现在一些路段内,周末的车流量有时会很大,可是公交车的使用率却并不高,但公交车专用道其他车辆不能使用,反而让交通参与者怨声载道。

李玎认为,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公交车专用道的使用也应是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通过数据化、智能化来调控使用时间段。另外,有一些拥堵不堪的路口,尽量减少公交车专用道的施划,保障通行效率。

此外,李玎发现,目前道路拥堵经常集中在一些点位上,并因此导致某个路段产生长时间拥堵。“环线主路不拥堵、辅路也不拥堵,但一到出入口处,车就走不动了,仅仅是因为出口和入口距离过近,车流被迫交织在一起。”她认为,像这样内容的设计、规划、调整,就需要比较长期的观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数据的统计,必须依靠技术手段。

对于这些交通领域的问题,李玎建议,应该通过更加充分的数据收集来帮助政府部门作出更加科学的决策。“有关部门可以直接通过安装一些交通流量探头进行24小时数据采集,记录实际交通流量,而在以前,这些工作都必须依赖人工实地盯守、统计才能完成。”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京ICP证000032号 诚信网站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传漾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