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
杜飞进、魏小东当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
昨天(27日)上午,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杜飞进、魏小东当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关于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等。
会议首先宣布了选举结果和当选名单。新当选的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飞进、魏小东,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韦江、李健、张健、洪佳林进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新当选的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朱雅频与代表见面,将在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进行宪法宣誓。
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关于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关于北京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关于北京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的决议、关于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提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范围涵盖本市全部行政区域,主要包括老城、三山五园地区以及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等。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象包括下列内容:世界遗产;文物;历史建筑和革命史迹;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地区和地下文物埋藏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历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遗产;山水格局和城址遗存;传统胡同、历史街巷和传统地名;风景名胜、历史名园和古树名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保护对象。历史建筑包括优秀近现代建筑、工业遗产、挂牌保护院落、名人旧(故)居等。保护利用方面,《条例》提出,历史建筑可以依法转让、抵押、出租。鼓励历史建筑结合自身特点和周边区域的功能定位,引入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实体书店、非遗展示中心等文化和服务功能;鼓励历史名园采取多种方式开放,使历史名园贴近市民生活。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