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的话题总是隔一段时间就能冲上一回网络热搜,而北京在让北漂们有家的感觉这件事上,则是一直在努力,从未停息过。
最受北漂们欢迎的,应该就是北京市靠制度规划来肯定大家的奋斗——也就是“积分落户”政策了。你身边有多少人积分落户成功了?截至2019年,共有12046名申请人获得北京市积分落户资格。今年跟往年一样,北京持续对外来务工者为城市建设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认可,新出炉的《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北京市积分落户操作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都公开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指标设置和流程设计也更加科学公平,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突出对劳动者个体贡献的评价。
众所周知,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有着许多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大城市病”。其中,人口过快增长需要控制,就是当下北京的一个重要任务。但即使如此,对于北漂,北京市仍然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只要是在北京这片土地奋斗、为这片土地做出了贡献的人,都是这块土地的主人。北京市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规范,既科学又公平公正,做出的都是对北漂们努力奋斗的点赞之事,流露出的都是想留下北漂的最大诚意。
今年6月1日,北京市小客车指标也出台了新政。根据市民呼吁无车家庭应该得到公平对待,这一次的新政将向“无车家庭”倾斜,根据家庭积分合理配置指标,立求最大限度地增加“无车家庭”的中签率。这对于急需中签买车的外来人员中的“刚需一族”,无疑是个重大利好,对于渴望在北京拥有家的感觉的北漂一族也同样非常重要。开着自己的车,带着家人在自己城市的道路上奔跑,想想这样的画面,不就是家的感觉吗?
今年,北京市还开通了社保跨省转移接续业务网上办理平台,同时开放了个人申请途径,这些对于外来务工的北漂一族来说,将极大地避免社保中断的风险,既是对北漂们合法权益的一种保障,也是北京对北漂们以一定的工作经验全新地投入到首都建设之中的强烈认同。
此外,还有一些很多人不太容易注意到的细节,也在默默地增进着北漂一族的归属感。比如北京一直致力于精细化的治理,来增进全体市民的居住舒适感。你有没有发现:那些过去以脏乱差为特点的背街小巷们,旧貌换新颜了;街道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的存在感变强了,特别是在卫生医疗这方面,他们成了我们的贴心小棉袄;还有,物业管理越来越规范了,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小麻烦有人帮忙解决了,而且还解决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奋斗在北京,北京是我家。给北漂们家的感觉,北京一直在努力。
作品说明:本文通过积分落户政策、北京市小客车指标出台新政、北京市开通社保跨省转移接续业务网上办理平台等角度,论述了北京在让北漂们有家的感觉这件事上一直在努力、从未停息。作者通过论证告诉网友们:北漂们从来不孤单,他们奋斗在北京,北京就是我们的家。
(投稿:央视新闻新媒体中心 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