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市人大代表施颖秀:调研55个“以老养残”家庭形成一份代表建议
2023-01-15 15:24 京报网

来源标题:北京市人大代表施颖秀:调研55个“以老养残”家庭形成一份代表建议

参加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市人大代表、丰台区颐养康复养老照护中心院长施颖秀带来了一份特殊的建议。施颖秀调研了55个“以老养残”家庭,建议通过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给这类家庭以扶持。

在这类“以老养残”家庭中,父母年事渐高,还要反过来养育残疾的子女。 “在这些家庭中,往往经济困难伴随着生活困难。有的老年人自己都出现了认知障碍、行动障碍,家里的残疾子女有些是肢体残疾,有些是精神或智力残疾,都属于中重度残疾,生活同样无法自理。当老人去世后,残疾子女还面临着无人照料的困境。”施颖秀说。

施颖秀花了两个月时间,走访、调研了当中55个特困户,跟部分家庭里的老年人开过座谈会,还通过热心志愿者搜集了大量资料。

其中一个家庭带给施颖秀很大的触动。这个家庭中两位老人都已70多岁,他们的孩子今年40多岁,精神二级残疾,智力一级残疾,视力也不好,完全没有自理能力。夫妻俩遍寻残疾托养机构寻求帮助,有的是不提供接送服务,有的是不愿意接受重残人员。老人无助的眼神,看着令人揪心。

施颖秀了解到,类似的家庭在北京有上万个。但无论是专业养老机构还是社区居家配套服务,对于此类家庭都存在着资源供给不足、服务能力不够的问题。“这是一个由老年人、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叠加构成的弱势群体。老人身故后,残障子女托付给谁?家庭财产如何处理以支持残障子女的持续生活?”

今年,施颖秀早早着手准备,带着建议上会,呼吁由残联牵头,尽快建立集残联、民政、卫健委、住建委等多部门的联合保障机制,梳理政策福利体系,深入开展调研,完善、健全政府福利体系和制度保障,给老残家庭解决实际困难,让家庭里的老人没有后顾之忧。

施颖秀还建议,可以鼓励引进保险或信托机构,为老残家庭提供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和服务保障,特别是保障父母身故后托付残障子女所需的费用和照护服务质量。通过完善的社会监护人制度与特殊需要的保险或信托相衔接,保障老残家庭的财产和资金安全,并由政府相关部门承担监管责任。

责任编辑:刘阳(QE0016)作者:张蕾 程功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