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北京市人大代表、朝阳区医疗机构管理中心副主任常艺建议,放开互联网诊疗医保支付,探索实现首诊可报销。
常艺表示,结合新形势下疫情防控要求,建议发展互联网医疗,满足百姓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互联网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乙类乙管”形势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依旧属于法定传染病管理,互联网医疗可以实现线上多沟通、线下少接触,提高服务效率;可以充分整合现有医疗资源,最大限度使用医务人员碎片式时间;通过建立互联网医疗平台,可以入驻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提高更高品质的健康服务。
相比传统的慢病管理方式,采取“互联网+医疗”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就诊门槛,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分级诊疗的落实。特别是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为群众提供在线咨询、心理疏导、远程会诊等,有效降低了线下聚集感染的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朝阳区共有39家医疗机构769名医生注册了区级互联网诊疗平台,近一周开展线上咨询249件;已有10家具备互联网诊疗资质的定点医疗机构开通了“互联网+”医保结算业务,可满足参保人通过医院端互联网诊疗平台进行挂号问诊,同时实现线上医保结算挂号诊疗费用(即医师服务费);已完成36家医疗机构的互联网服务培训;27家已完成支付宝商户号开通,14家机构完成监管平台的数据上传。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开通,为不便线下就诊的患者提供了便利,也缓解了实体医疗机构的就诊压力。
常艺表示,当下,互联网诊疗仍有完善空间。目前,“互联网初诊”的诊疗费用按照国家医保政策规定暂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医保能支付的只是“互联网复诊”所产生的诊疗费用;流程方面,涉及到费用问题,患者必须持有医保卡刷卡才能支付,这意味着线上诊疗在支付端没有完成闭环,患者或医务人员还需要跑一趟。
她建议,北京市在有关突破性政策扶持下,得到卫健委允许开展治疗范围的“互联网初诊”活动,均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由医保基金予以支付;建议北京市尽快启动医保移动支付平台建设工作,朝阳区作为全市参保人员最多、定点医疗机构最多的保障大区,可作为首批试点区县参与医保移动支付落地工作,选取部分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已建立好的互联网诊疗平台基础上,加快转化落地,尽早实现开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院等医保移动支付功能。
此外,在医院信息化提升方面给予资金支持。为进一步推进区域互联网诊疗建设,需要专项经费的支持,用于医院内信息系统(HIS系统)与平台系统互联互通联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