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防治热射病有啥科学“凉”策?刘清泉委员这样建议
2023-07-13 14:11 人民政协报

来源标题:防治热射病有啥科学“凉”策?刘清泉委员这样建议

“北京一名导游因为高温暑热去世”“一57岁女子因患热射病去世”……伴随着近期全国多地持续高温,暑热致死事件频上热搜。与极端高温天气一起“热起来”的还有“热射病”这个词。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热射病是一种致死率较高的疾病,防治一定要重视,而且一定要讲科学。

01

热射病只有易感环境

没有易感人群

“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一种在高热、高温环境下导致的急性病,属于西医上的称谓。”刘清泉介绍,从中医角度来解释,热射病指的是因在阳光下暴晒或在高热密闭环境下工作造成的阳暑。此种高温条件下,会导致人体津液外渗、不足,严重者会出现抽搐、昏迷、猝死等情况,因而大家务必要注意。

“当然,并不是说高温天气出去跑一趟回来就一定会得热射病。”刘清泉表示,热射病需要人在高热、直晒环境下若干个小时,人体中的钠、氯、钾等通过汗液被带出体外,同时,因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而导致人体电解质紊乱。

“所以,热射病也就是阳暑,实际上是一种因为高热出汗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导致人体出现电解质急剧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的状态。”刘清泉进一步解释称。

“热射病是一种环境病,只有易感的环境,没有易感的人群。”刘清泉表示,只要在高热、直射环境下待的时间超过人体承受范围,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就会出现热射病,如果没有这种环境,就不会患上热射病。

“热射病与高温环境密不可分,因此往往定位为夏季常见病、多发病。其实不只是夏季,只要你所处的环境达到高温条件,即使在冬季也会有患病风险。”刘清泉表示。

02

警惕!高热后不要喝冰水

“每年一到夏天,医院里与中暑相关疾病的急诊率都会增加。”刘清泉说道。

那么,如何正确处置中暑?刘清泉介绍,对于轻症中暑,应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在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同时口服淡盐水或清凉的含盐饮料。

“补水是有讲究的,一定是补温水,千万不能喝冰水。”刘清泉提醒说,中暑或者得了热射病,如果突然喝一碗冰水进去可能会死人。中暑、热射病是因受热引起的疾病,一定不能用寒凉办法来解决,越冰越容易出事,严重时甚至会诱发猝死。“从中医角度讲,这叫作寒凉伤肺,寒凉把肺给呛住了;从西医角度来讲,因为人体高热的时候血管是扩张的,这时候一碗冰水喝进去以后,血管会迅速收缩,如果此时血管发生破裂,后果会很严重。”

对此,刘清泉建议,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户外活动时,应尽可能躲避阳光直射;同时,要随身携带饮用水,不要贪凉喝冰水;如出汗很多,还应及时补充电解质水。此外,还可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仁丹等防暑药品。

03

防阳暑也要防阴暑

俗话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随着三伏天开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

“中医对于外感病统称的病因有风、寒、暑、湿、燥、火。暑,指的就是当下这个季节的病邪。”刘清泉说。

高温酷热之下,如何安全度夏?刘清泉建议,酷暑季节,应尽量躲避高温、直射环境,不要在中午温度最高时段出门,如必须出门,应采取防晒措施避免太阳直射;天气炎热时,不论是否口渴,都应及时补充水分。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是预防中暑的关键,也可多喝消暑的汤食,如绿豆汤、荷叶汤等。中医讲动汗为贵,但不要过分锻炼导致大量出汗,耗伤阳气。”刘清泉补充建议。

“同时,还要必须重视预防阴暑。”刘清泉介绍,阴暑指的是人体在寒热往来急剧变化中产生的疾病。“如从高热环境下突然进到山洞里,或在山洞待的时候突然跑到高热地区,在这种环境急剧变化条件下,人体会表现出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夏天在室内开空调时,一定要注意通风,空调温度应该设置在25℃左右,不能多次来回于温差巨大的环境。”刘清泉解释道,温差太大,寒热往来,身体容易得疾病。因此,室内外温差尽量不要超过15℃,这样可以使大家平稳地度过暑期。

责任编辑:刘阳(QE0016)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