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镰喽!”今天(9月23日)上午,一阵响亮的锣声为北京先农坛的农耕体验季秋收活动拉开序幕。市民在明清耤田中辨识五谷,一同收割“第一镰新谷”,享受丰收的喜悦。
先农坛位于北京中轴线南端西侧,耤田是这里最重要的历史文物景观。明清时期,这里曾是中国古代帝王亲耕农田“劝课农桑 重农固本”的耤田礼活动区。如今,“一亩三分地”里,金灿灿的谷穗压弯了腰。观众们走进耤田,挥动镰刀,收割谷子。“孩子能亲手触摸这些谷物,看看它们在餐桌之外的样子。”市民刘女士带着一岁半的女儿站在耤田里,捧起一穗谷子,她说,这是小女儿第一次与农作物亲密接触,“不仅闺女乐开了花,我也对古代农耕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这就是小米,一簇簇的真好看。”四年级学生陈景持手持刚割下的谷子说,这是自己第一次见到谷子在地里的样子,“我想把它带回家种起来,让家里也有年年丰收的景象。”
先农坛内还设置了城市农夫市集,汇集茶汤李、年记兴顺斋、万丰小吃、糖葫芦郭、老天桥砂板糖等多家传统老字号,现场展示制作五谷美食。观众感受农耕文化的同时,还能品尝到来自云南普洱景迈山的普洱茶,亲自参与农耕手作,获得先农坛专属文创。此外,先农坛还对数字文创进行新尝试,首次在活动中开发了数字打卡互动游览形式。观众一边了解景点文化,一边打卡收集数字徽章。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说,希望通过丰富的农耕体验活动,让大家了解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和先农坛的历史故事,感知中华民族先贤的勤劳智慧,从几千年农耕文明中汲取尊祖尚贤、敬农重农、尊崇自然的人文精神,感受中轴线的古今变化。“我们将多元化地挖掘、传播先农坛的历史文化及农业文化内涵,讲好先农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