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积极探索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
2023-12-19 08:23 北京政协微信公众号

来源标题:积极探索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

积极探索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

文/张德启

360截图20231219082252112

近年来,通州区政协积极探索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建章立制,创立委员联系各界群众全方位工作体系。将联系各界群众工作融入政协整体工作之中,构建起有效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创建体系,让委员联系各界群众“串”起来。建立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委员和各界别制度。8位主席会议成员按照工作分工联系16个界别组317名委员和N名界别群众,对界别开展工作进行指导。建立专门委员会工作室联系委员和界别制度。6个委室联系16个界别活动组,在调研视察、信息报送、联络交流等方面对界别组和委员工作站工作进行协助指导开展工作。完善各界别召集人制度。推举组织能力较强、有一定威望、工作热情较高的委员担任界别召集人,赋予领导界别、管理界别委员、督促界别委员履行政协职责。建立各界别考核激励机制。对界别协商的提案、信息、调研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在每年全会上对工作卓有成效的界别、积极参与界别活动的政协委员以及优秀的界别提案、大会发言给予表彰。

搭建平台,让委员联系各界群众“动”起来。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北国风书店”等实体书店的资源优势,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如共青团、青联界群众举办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诵读活动,年轻群众们受到了极大鼓舞;特邀界群众开展“传承红色精神”系列活动。读书活动共组织100余场次,委员和各界群众5万余人次参与。搭建协商议政平台。聚焦副中心关切,采取各界群众征题,政协选题、区领导点题,为委员和各界群众搭建协商平台。委员和群众的“金点子”转化成“金钥匙”助力城市副中心很多难点问题得到破解。搭建团结服务平台。积极为各界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不断拓宽联系服务群众渠道。

多地建站,打造委员联系基层群众活动阵地。从顶层设计、组织架构上不断创新,为各界群众打造活动平台。加强顶层设计,打造城市副中心基层政协协商品牌。科学谋划出意见。坚持“不建机构建机制的原则”,制定出台相关意见和工作手册,使委员工作站更加有规可依。高位推动成体系。合理分类建构架。建设4种类型26个委员工作站(室),实现全区街镇全覆盖。选取政治素养、工作能力、群众威信较好的委员作为站长和副站长。发挥职能亮品牌。以凝聚思想共识、反映社情民意、开展基层协商和服务群众需求为四大职能,挖掘特色亮点,形成通州区政协委员工作站品牌。

为民服务,担当好联系基层群众的“四种角色”。当好基层群众的政策“宣传员”。积极向地区群众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共识。漷县地区委员工作站组织专业老师向群众普及辅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增强了群众法律意识。当好基层群众的矛盾“调解员”。发挥委员工作站作为委员联系社会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政协智慧。如永顺地区委员工作站开展的“凝聚治理合力、破解物业难题”,助推了小区内一批难题解决。各工作站共开展协商议事活动100余场次,委员、地区群众4万余人次参与,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等200余项具体问题解决。城市副中心逐渐形成“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的基层政协协商文化。当好基层群众的民意“快递员”。地区委员工作站为以“精品快递”助力副中心基层治理。如梨园地区委员工作站召开村民安置楼入住管理协商议事会,所提建议为确保村民安置平稳顺利提供了有力参考,通过委员带动、地区群众互动、各方联动,协商建言整体水平得到有力提升。当好基层群众的和谐“监督员”。探索形成政协民主监督与纪委监委专责监督相互联动、职能互补的监督格局。结合接诉即办工作,形成“‘每月一题’聚共识”民主监督新模式。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村地区(煤改电)问题”,委员与纪委监委、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前期调研监督。委员和各界群众以春风化雨的专业建言,帮助社会群众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展现出了民主监督的柔性力度。

凝心聚力,全面实施推进委员“1+N”带动工程。“1+N”带动工程,即以“1”名政协委员引领带动“N”名各界群众参与城市副中心建设。做实“1+N”基层调研机制。今年聚焦副中心关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协商,500余名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参与其中,召开重点联系企业座谈会32次,走访服务包企业600余家,发放调查问卷560份,共收集政策宣传、配套服务等10余方面100余个问题,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区领导批示,为副中心经济发展切实做到鼎力相助。

创新“1+N”“模拟政协”机制。区政协与区教委联合开展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全区23所中学积极参与,开设相应特色课程,70余名委员同各校团委老师或思政课教师指导学生确定提案议题,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研报告,形成模拟提案。新闻媒体人曹一楠委员作“如何拥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精彩讲授,“小群众”在实践中对人民政协制度了解不断深入。

打造“1+N”提案“扩面协商”机制。将提案办理一对一的局面转变为“1名提案者+N方参与者(委员、各界群众、政协组织、主办单位、协办单位)”的协商议政格局,积极扩大协商参与面,提高了提办双方履职的积极性。

优化“1+N”社情民意信息联络员机制。建立社情民意信息联络员机制,选取1位有较强文字功底和专题调研能力的委员担任,负责向本界别群众征集信息并进行整理、报送。同时,与“12345”市民热线有效对接,与城市管理委等相关部门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扩大社情民意信息的收集渠道。如《打造城市副中心体育消费新高地的建议》等多篇信息得到区委领导批示。

我们将继续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为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通州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责任编辑:刘阳(QE0016)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