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如何更好运营,北京市人大代表这样建议
2024-01-20 10:37 新京报

来源标题: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如何更好运营,北京市人大代表这样建议

2023年11月8日,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期间宣布正式启动运营,至今刚好度过两月零12天。1月20日,在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前夕,市人大代表、延庆区工商联主席、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就告诉记者,他今年就特意带来了一份关于发挥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的建议。

准确而言,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是由北京市、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相关机构联合发起成立,落户在北京市西城区的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

而关于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建设源起,还要回溯到四年前。2020年9月7日,国务院发布批复,原则同意《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提出,在京设立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

酝酿3年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北京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有限公司(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运营主体)于2023年10月12日成立,经营范围含外汇业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互联网安全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等。

近1个月后,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于2023年当年启动运营。据悉,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已推动金融类App反诈电子标识试点、银行电子凭证互联互通平台建设运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运行支持等方面工作,对整个行业监控水平提升有深远的影响。

毫无疑问,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已成为推动全球金融业创新与变革的重要力量。然而,与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相伴的,是风险和挑战的不断涌现。因此,建立和完善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体系,对于保障金融稳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许泽玮告诉记者,他建议发挥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中来,同时加快银行电子凭证互联互通平台向金融科技企业开放,组织国内金融行业协会方面智库,为金融科技监管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应)鼓励北京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负责监测、评估和预警本行业的金融科技风险,依托协会的专业资源和人才优势,为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和防范的指导和支持。同时制定适用于行业的风险管理标准和规范,促进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自律和统一。通过标准化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升整个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他具体解释道。

同时,他也认为,可以考虑为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组建智库,以承接政府课题项目,挖掘捕捉国内外金融科技、监管科技发展新趋势、新方向,输出专业内参、研究报告,为政府和监管机构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意见,为监管机构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制定的依据。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作者:黄鑫宇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