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颐和园雨燕体检 发现10年老住户

2024-06-02 07:23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颐和园雨燕体检 发现10年老住户

1日清晨,阳光透过颐和园的古老廊檐洒在静谧的廓如亭上,一年一度的北京雨燕“例行体检”和环志工作如期举办。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颐和园携手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及观鸟会,共同为120余只北京雨燕进行了体检,其中38只雨燕首次佩戴了环志。

北京作为雨燕的重要繁殖地,初春到盛夏,它们在这里产卵、孵化、育雏。雨燕主要栖息在适宜建巢的古建筑或仿古建筑横梁的缝隙中。根据专业人员调查,颐和园廓如亭是北京市区雨燕分布较多的区域之一,最多时可达六七百只。因此,颐和园选定廓如亭作为每年雨燕环志的工作基地。

自上世纪90年代起,颐和园便在廓如亭开展雨燕环志工作,至今已有20余年。这项工作的目的不仅在于监测雨燕种群状况,更在于通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野生鸟类保护的认识。今年,颐和园更是加大了科普力度,通过现场讲解、展板展示等形式,向游客普及北京雨燕的生态价值和保护知识。

凌晨2点,雨燕环志工作正式启动。专家和志愿者们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捕捉、测量、环志和放飞四个步骤。在现场,北青报记者看到,雨燕环志过程被细分为捕捉、管理、环志、采样等多个工作组。专家们仔细检查雨燕佩戴的脚环记录,为未佩戴脚环的雨燕配置新的脚环。志愿者们则使用专业工具为雨燕称重、测量体长、翅长等关键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16只“身强体壮”的雨燕被佩戴上了卫星接收器。这些接收器将精确追踪雨燕的迁徙路径和活动范围,为雨燕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据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高级工程师史洋介绍,本次环志工作中监测到3只雨燕是2014年首次佩戴环志的,时间达到10年,这一发现表明颐和园的北京雨燕种群总体状况良好。

在廓如亭外围,颐和园科普讲师为游客详细介绍雨燕知识。他们通过展板和模型向游客介绍北京雨燕的习性和迁徙规律,让游客更加直观地了解这种“永不落地的鸟”。颐和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北京雨燕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公园将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工作。在雨燕较为集中的区域加强人员巡逻,对廓如亭区域实施封闭管理,降低噪音干扰,为雨燕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

责任编辑:冯翀(QZ001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