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
大会发言摘登
7月30日,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十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邀请中央宣讲团成员蔡昉作辅导报告。市政协常委们在分组讨论基础上,从深化经济、文化、医药卫生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等方面交流学习感悟、提出建设性意见。8月5日起,我们将陆续刊发10位市政协常委的大会发言,供大家学习交流参考。
发扬“狮子山精神”
为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助力香港高质量转型发展续写新篇章
李 然
北京市政协常委,中国侨联常委、北京市侨联兼职副主席,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会长,鑫桥联合金融控股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
备受瞩目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重大部署。作为港区政协委员,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积极行动。下面,我想结合履职实践,谈三点学习体会。
一是全会擘画改革发展新蓝图,凝聚改革发展新共识,激扬改革发展新动能,令港澳社会各界备受鼓舞。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不仅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而且对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做出部署,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包括民营企业家、港资企业、外资企业在内的非公经济体吃了一颗定心丸——前途广阔,未来可期!作为港区政协委员,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入调研,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和带领香港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到香港高质量繁荣发展中来,为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二是全会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打开发展新格局,引领香港经济高质量转型升级,必将起到关键性作用。全会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拥有独特的制度优势、区域优势,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必将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际高科重镇,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扮演关键角色。作为港区政协委员,我们要继续围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聚焦“教育”“科技”“人才”发力,组织开展好“京港青年科技创新促进计划”“京港澳青年科创人才发展峰会”“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会”,打造成为香港创科领域联通内地、面向世界顶尖科技人才和科学研究及创科青年的国际高端交流合作新锐平台。开展好“香港英才北京行”“京雄科创英才香港行”等系列活动,发挥京港两地科技、人才优势,为香港经济高质量转型高质量升级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是履职尽责拓展开放合作平台,助力京港高水平交流合作。香港回归祖国27年来,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为国家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紧紧围绕北京市重点工作,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际、履职尽责。我们要充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作用,为国家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建设高质量转型升级,推动京港经济科技高质量合作,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和服务。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将以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继续发扬“狮子山精神”,为推动京港高质量协同发展,为国家迈向更加繁荣的明天,贡献港区政协委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