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568+149+N!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地展聚势绽放

2024-10-10 11:37 千龙网

568个蔬菜优新品种齐聚涵盖番茄、辣椒、黄瓜、叶菜等多个品类;149个玉米品种集中展示涵盖大田、鲜食、青储兼用以及高叶酸等特殊品质玉米;N项新技术新模式落地包括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无土栽培、智能滴灌、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远程监控……在今年的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地展上你能看到的,不只这些!

568+149个新优品种集中展示

初秋的北京天高云淡,气候宜人。走进位于丰台区世界种子大会品种展示基地(简称“蔬菜地展”),经历了越夏茬口的各类茄果蔬菜枝繁叶茂,硕果初成,长势良好。

在通州国家种业科技园的玉米品种展示区(简称“玉米地展”),数百个玉米品种整齐排列,茎秆粗壮,叶色墨绿,长势同样喜人。

本次大会的蔬菜地展共征集展示来自44家单位的568个品种,其中征集类258个,联合攻关类310个,涵盖番茄、辣椒、黄瓜、白菜、花椰菜、叶菜、萝卜等众多品类。

图片 1

图片 2

玉米地展则分为小区展示、联合攻关展示区和阵型企业展示区三大板块,共征集展示来自42家单位的149个玉米品种,其中普通玉米116个(含少量青储兼用品种)、鲜食玉米33个。

本次地展较去年有何亮点、变化?

蔬菜地展负责人介绍,今年蔬菜品种数量较去年有大幅增加,首次设立了特色水果黄瓜展区,将展示多个新优品种,从中可窥见国内水果黄瓜育种的前沿进展。

“今年的大田玉米更加突出高蛋白、高淀粉等特性,多个品种在抗锈病、抗虫、耐密等方面表现亮眼。鲜食玉米则增加了甜加糯、高叶酸等品种,相信会让参会者眼前一亮。”玉米地展负责人表示。

图片 3

图片 4

N种新技术新模式落地

在宽敞明亮的智能温室展区,光、温、气、水、肥实现自动化控制,有效改善了参展品种的生长环境,让种植管理更智能更高效。“目前园区已实现可视化全覆盖,在线上平台就能实时了解每个角落的最新情况。”蔬菜地展负责人表示。

“在病虫害防治上主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大会蔬菜地展负责人表示,由于是纯越夏茬口栽培,今年持续高温多雨,频发的虫害为田间管理带来了不小挑战。工作人员及时调整种植管理,对病虫害进行针对性物理预防,定期巡田开方下药。

大会的玉米地展同样使用了多项新技术新模式。园区使用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研发的智慧滴灌系统,有机融合先进滴灌和智慧管控等技术,实现田间环境信息感知、数据远程传输、水肥智慧决策、高效精准实施“一条龙”,为规模化农田滴灌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玉米地展在农机作业上还使用了北斗自动导航驾驶系统,实现了无人驾驶,在提升作业效率、质量的同时,还减少了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

玉米地展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探索创建集高效品种、灌溉施肥、全程机械、高密栽培于一体,可复制、可推广的京郊玉米无膜浅埋滴灌高产创建技术模式。

图片 5

图片 6

10月15-19日迎来最佳展示期

“已经有一些农户迫不及待到地里看种,想为明年的种植选种打个前站。”玉米地展负责人表示。

目前,蔬菜地展、玉米地展的各个品种长势良好,将在大会召开前后,即10月15-19日迎来最佳展示期。

作为我国种业行业办会历史最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展会之一,每年的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地展总会吸引众多行业人士关注。

大会有序落实开展一年一度的品种展示工作,面向全国科研机构、种业企业进行征集展示。为品种权人搭建成果转化平台,为广大农户提供“看禾选种”的平台,有效促进了优新品种的落地推广。

“聚焦一颗芯,一粒种,一条链。”大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大会地展始终以优新品种为核心,积极促进成果转化,探索产业链条延伸,不断为北京和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一粒良种,万担好粮。第三十一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将于10月18-19日在北京召开,突出国际性、商业性、务实性。大会设置1场开幕式、1场国际种业论坛6场专业论坛、N项专题活动,汇聚全国种业力量深化种业交流合作,助力北京打造“种业之都”。(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