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今天与大家分享故事的,是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梁璇静,她讲述的是一场关于蓝天保卫战的提案办理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北京作为首都,空气质量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国家形象。
在首都大气污染治理历程中,致公党北京市委充分利用其党内环境领域专家多、业务能力强的优势,聚焦“治霾”招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良言、献良策,形成《北京市雾霾污染治理绩效评估与优化路径对策研究报告》,并转化形成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044号党派提案《关于北京市雾霾污染治理绩效评估与优化路径对策的提案》。
当时,北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实施完成了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圆满达成“京60”目标,大气污染来源和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燃煤污染问题基本解决。首都大气污染治理面临的新问题是移动源、生活源、扬尘源等占比凸显,蓝天保卫战下一战往哪打?怎么打?这成了当时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可以说,第0044号党派提案的提出正逢其时。
对此,市领导高度重视,副市长亲自领衔办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牵头主办,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部门联合协办,力求提案从“提得好”到“办得好”再到“用得好”的转变。
各单位将沟通反馈贯穿于提案办理的全过程,密切与委员们联系,增进致公党派成员专业领域深层次研究成果与政府部门日常具体工作情况的互相了解和资源对接,实现了提案和办理双方的良性互动。
在初步领会提案要义的基础上,市生态环境局积极主动与提案联系人对接,告知副市长领衔情况,充分交流提案背景、结论细节,了解具体诉求,表达见面交流意愿。2019年7月29日,副市长带领相关部门赴致公党北京市委召开座谈会,与致公党北京市委主委闫傲霜及部分委员就提案办理情况开展深入交流。座谈会回顾了2013年以来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历程,并就完善大气污染评估体系、精细化大气污染治理、加强氢能源研究、推进区域联防联控等具体提案建议进行了探讨。双方通过提案办理达成共识,通过共识凝聚力量,实现“办理一件提案、推动一项工作、缔结一份友谊”的目的。
市生态环境局聚焦主责主业,围绕首都空气质量改善的核心任务,充分采纳吸收提案中的合理化建议,转化为政策意见、治理措施和具体实施方案。持续以超常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不断深化“一微克”行动,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布局,以高质量生态环境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
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大气污染治理,到2023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四项主要污染物持续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2.5连续优良天数由2013年的13天增加到了超过半年。北京市大气治理改善速度之快、成效之显著,被联合国环境署誉为“北京奇迹”,并纳入“实践案例”在全球推广。从“蓝天难见、繁星无影”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北京的蓝天成为老百姓最有获得感的一件实事,也成为了群策群力、充分吸纳民主党派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研究成果,推动首都绿色发展的生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