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三农科普|高标准农田建设八要素

2024-12-31 17:17 千龙网

高标准农田是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八要素包括以下方面。

图片 1

田: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载体。通过合理归并和平整土地、坡耕地田坎修筑,实现田块规模适度、集中连片、田面平整,耕作层厚度适宜,山地丘陵梯田化率提高。

图片 2

土: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通过培肥改良,实现土壤通透性能好、保水保肥能力强、酸碱平衡、有机质和营养元素丰富,着力提高耕地内在质量和产出能力。

图片 3

: 水是农业的命脉,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通过加强田间灌排设施建设和推进高效节水灌溉等,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提高灌溉保证率、用水效率和农田防洪排涝标准,实现旱涝保收。

图片 4

:田间道路是机械化作业的基本前提。通过田间道和生产路建设、桥涵配套,合理增加路面宽度,提高道路的荷载标准和通达度,满足农机作业、生产物流要求。

图片 5

:农田林网、岸坡防护、沟道治理等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是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生态屏障。通过农田林网、岸坡防护、沟道治理等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田防御风沙灾害和防止水土流失能力。

图片 6

电:必要的输配电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通过完善农田电网、配套相应的输配电设施,满足农田设施用电需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图片 7

技: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通过工程措施与农艺技术相结合,推广数字农业、良种良法、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节肥减药等技术,提高农田可持续利用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

图片 8

管:建后管护是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长久发挥效益的关键。通过上图入库和全程管理,落实建后管护主体和责任、管护资金,完善管护机制,确保建成的工程设施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正常运行、高标准农田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八个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开展田块整治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农田输配电工程、农田地力提升工程及其他工程到达高标准农田“四高”,农田质量高(地平整、土肥沃、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产出能力高(一般产能提升10%~20%),抗灾能力高(大灾少减产、小灾不减产、无灾多丰产),资源利用高(土、水、肥、药利用率明显提升)。(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作者:北京市耕地建设保护中心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