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山楂冰糖葫芦,这是北京“两会”期间,平谷区委副书记、区长狄涛做客新京报千龙网两会访谈间时,带来展示的特殊礼物。不同的口味,惊喜的颜色,全新的体验,狄涛说,一串冰糖葫芦的背后,恰恰是近年来平谷发展的缩影。
升级金海湖景区、打造“农业迪士尼”、建城乡融合微度假中心、开设农业研学大课堂、推进宠物经济……在访谈间,狄涛区长一口气用六个热搜词,“剧透”了平谷2025年发展计划。他说,2025年,努力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的平谷,要聚焦服务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一批具有乡村特色的消费新场景,以精致的田园生活来吸引消费者,把生态涵养区的“乡村优势”转变为“都市消费”的新引擎。
平谷区委副书记、区长狄涛(右)做客新京报千龙网两会访谈间。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从传统商场到微度假中心
新京报:一个月前平谷万达广场开业,人气火爆,它和传统商场有何不同?
狄涛:去年12月22日,平谷万达广场开业,首日客流量便突破23万人次,创2024年北京商业项目当日客流第一名。商场规模达到1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3亿元,是平谷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商业综合体,不同于传统商场,它将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公园、绿地等元素与商圈深度融合,配置了10000平方米的超大公园,形成了公园商业新场景。不仅有餐饮和购物,更增添了宠物互动、情景剧场、游玩探秘等多种新场景,为城乡居民提供了社交、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
平谷万达广场以前是闲置的工业用地,经过城市更新,变成了现在的商场。下一步,以平谷万达广场为载体,将更充分发挥“公园+商业”的模式,成为承办运动赛事、音乐节、主题市集、艺术展等文化活动的核心空间,让其成为平谷及周边京津冀城乡居民首选的微度假中心。
从农文旅融合到“农业迪士尼”
新京报:此前看到平谷有打造“农业迪士尼”的计划,背景与依托是什么?
狄涛:2024年,平谷区作为北京市唯一试点,入选了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全国“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名单。平谷打算坚持突出乡村特色,谋划打造集“亲子度假、互动游乐、文化体验、农科研学、展销展览、产业孵化”为一体的首都农文体旅商创新融合梦工厂,并推动农业迪士尼项目与“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相融合。
新京报:农业迪士尼里具体有哪些项目?
狄涛:在这里,市民能像在迪士尼一样,体验到丰富多彩、身临其境的农业主题休闲度假场景。比如,市民能够在温室中体验多场景的农趣,在6万平方米的连栋温室中,从农业文化艺术到农耕体验,从果蔬农产品到花草鱼虫,大家可以亲手探索农作物生长,在花海中漫步,感受蔬果与本草的魅力,享受垂钓之乐。还能体验全场景的农业主题服务,踏入8500平方米的农业嘉年华世界,田园会客厅、麦田咖啡、稻香广场、麦田小火车等,营造出“故事+场景+产品”的氛围,体验“吃、喝、玩、乐、购、享”的全场景服务。
市民还能感受星空、亲近自然,在150亩的星空营地中,四季花海、生态水系环绕,萌宠乐园、星空剧场、房车露营、主题餐食等场景,让游客把生活搬进大自然,与星空银河相伴。还能在田园间畅快打卡,在200亩稻田游览区,以大地为画布,搭建主题化的稻田景观,游客能够从不同视角欣赏田园风光、拍照打卡。
新京报:农业迪士尼已经开建了吗?进展如何?
狄涛:目前项目已启动建设,预计2025年暑期,连栋温室、农业嘉年华世界项目部分区域将建成投用。2026年全域正式对外开放。“农业迪士尼”项目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紧邻建设中的轨道交通22号线马昌营站与国农港站,将成为首都向东一步、京郊地铁直达的消费新地标。
从宠物经济到“疯狂动物城”
新京报:对于促消费,2025年平谷还有哪些尝试?
狄涛:近年来,以宠物经济为代表的新兴经济正在蓬勃发展,逐渐成为产业发展新热点和家庭消费主流。平谷区有着良好的畜禽产业基础,是国家现代农业(畜禽种业)产业园。我们在畜禽种业方面持续发力,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畜禽品类最全、品种最丰富的国家级产业园。平谷启动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加快落地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大会永久会址、首都动物基因编辑研究院等项目。雄厚的畜禽科技力量,为宠物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和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我们正在加速推动宠物经济发展,集聚万宠等宠物头部企业,努力打造宠物友好型城市。
新京报:如何打造宠物友好型城市?
狄涛: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动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合作,结合国农港建设,共同谋划建设动物医养娱乐综合体,打造平谷版的“疯狂动物城”,打造宠物消费新地标。
新京报:在平谷版“疯狂动物城”里,我们能够看到什么?
狄涛:我们将围绕宠物全产业链进行顶层设计布局,前端以研发为起点,包括基础兽医、基础病病理研究、耐药性研究等,为后续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中端涵盖宠物的高端诊疗、预防、健康管理等医疗服务,以及宠物食品、药品、试剂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后端延伸至宠物的培训教育、会议会展、休闲娱乐等领域,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体系。我们向往田园,实际上宠物也向往大自然。我们希望给大家提供空间,让宠物能够自由自在地在一起交流,让热爱宠物的朋友,也能形成一个新的社群和朋友圈。
从金海湖到水上嘉年华
新京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打造金海湖等一批水岸公共空间”,平谷有何布局?
狄涛:平谷区金海湖镇海子水库,作为北京最东方的广阔水域,是沐浴北京第一缕阳光的地方。金海湖周边群山叠翠、河湖交错,素有“京郊小瑞士”的美称,是北京最大的综合性休闲娱乐水域、唯一一个可以亲水玩水的大型水库,拥有水域面积6.7平方公里,相当于把西湖挪到了平谷。作为京郊著名的水上活动和旅游度假胜地,金海湖久享盛名。今年我们会更好地发挥金海湖休闲产业龙头作用,加快建设好金海湖滨水空间,打造美丽河湖消费新场景。
新京报:金海湖会上新哪些项目?
狄涛:近年来,平谷围绕“金海湖”做好水上文章,不断拓展水上休闲空间,着力打造水上体育休闲集聚区。我们提供丰富多元的水上娱乐体验,目前金海湖已推出涵盖快艇、游船、水上飞伞、蹦极等30余种精品项目,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运动需求与兴趣爱好。随着原有设施设备的老化以及周边风貌的变化,金海湖正在加快推动滨水空间提升,谋划建设水上运动中心等项目,推动形成水旅融合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目的是打造更多新消费场景,提升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建设金山碧海,休闲胜地,实现从金海湖向水上嘉年华的升级。
新京报:金海湖景区周边会同步升级吗?
狄涛:我们正在加快盘活金海湖小镇闲置资源,积极对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以首创集团金海湖小镇项目为载体,打造“土特产”博览大会,承办全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大会,多措并举推进金海湖小镇盘活利用,全力打造会议会展小镇、购物消费小镇和全域旅游特色小镇,将会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往观光消费。
新京报:现在进展如何?
狄涛:目前,我们已启动环湖水岸空间治理、环湖步道、沿线配套景观节点提升等工作,布局了40公里环湖步道、自行车道等多条精品线路,计划2025年底开工。
从直播电商到购物公园
新京报:当前,平谷正加快推动北京平谷直播电商产业功能区建设,今年平谷在电商领域还有哪些新动作?
狄涛:当前,平谷正围绕精致生活和快乐体验,着力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一站式”购物和“体验式”消费场所,为不同消费群体构筑一个全方位的休闲购物空间。
新京报:线上和线下如何结合?
狄涛:线上端我们着力提供稳定供应链和选品服务,涵盖供销系统产品、内蒙古对口合作产品、“一带一路”进口产品及平谷博士农场产品等,保障直播达人在销售自有农产品基础上,能够全年进行直播销售,并通过提取佣金实现稳定收入。线下端我们布局“线下门店+休闲消费”场景。在金海湖周边,建设首都“一带一路”国别馆集群,已经建成俄罗斯进口商品馆,积极筹建亚洲馆、非洲馆、中东欧馆;依托京平综合物流枢纽资源,布局“市场+直播+仓配”线上线下一体化仓播服务场景,搭建集智能选品、物流服务、聚合支付、集约销售于一体的直播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在国农港供销村播产业园周边,建设了无动力乐园区、健身观光区、农耕体验区、梦想争霸赛等多元消费场景。
新京报:今年平谷冰糖葫芦上新口味,像这样的平谷土特产、平谷好物,未来是否能够通过直播平台购买到?
狄涛做客新京报千龙网访谈间,展示平谷新品冰糖葫芦。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狄涛:是的。我们将吸引更多企业和主播入驻,创新发展模式,开展更多特色活动,加强与各方合作,争取更多政策支持,进一步推动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购物公园。一是举办食品直播电商选品大会等具有鲜明特色的直播电商活动和市场推广活动,搭建对外交流平台推动直播电商产业合作。二是搭建现代物流仓播仓配供应链集聚区,大力招引MCN机构、直播电商企业。三是大力推动直播与演艺、旅游、文娱、体育赛事等深度融合,不断丰富直播经济内涵。四是加强供应链建设,引入品牌、特色商品,谋划把义乌的小商品引进过来,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场景。
从劳动教育到自然大课堂
新京报:生态是平谷的底色,平谷将如何借力生态发展经济?
狄涛:平谷区作为首都的生态涵养区、农业大区和北京建设农业中关村的核心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科技应用场景,现有117个博士农场、33个科技小院提供承载,不仅能开展简单的劳动教育实践,还可以为首都师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农业研学,是十分优质的农业研学自然大课堂。
新京报:关于农业研学自然大课堂,已经有详细的计划了吗?
狄涛:是的。平谷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比如,平谷区峪口镇的平谷数智农场占地面积300多亩,种植了130多个玉米品种,堪称“玉米大观园”,市民可以体验各式各样玉米的生长过程。未来我们还会打造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大观园,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农业研学需要。
新京报:和大多数农研学活动相比,平谷的自然大课堂有什么特别之处?
狄涛:平谷区正在着力打造全域全时全场景的农业研学自然课堂,我们将聚合全区特色旅游资源,深挖劳动教育实践与研学旅游的契合点。目前,我们设计开发一批劳动教育实践研学精品课程与精品线路,提供“学游吃住行”一体化服务,构建农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实践研学育人场景。比如,我们正在与首创谋划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研学社区,提供研学服务,举办自然体验系列培训,让大家在接触自然中增长见识、开阔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