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没有公维基金,老电梯如何更新维修?没有产权单位和房管所兜底,众筹换梯有何捷径可走?
多位代表分享老电梯“更新攻略”
没有公维基金,老电梯如何更新维修?没有产权单位和房管所兜底,众筹换梯有何捷径可走?一月初,新京报启动了《北京高龄电梯调查》连续报道。今年北京“两会”期间,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赵云英、苏静、高丰把电梯更新的“秘籍”和建议带上市两会,也向新京报记者分享了他们所经历和了解的“更新攻略”。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飞
赵云英
北京市人大代表
昌平区城南街道拓然家苑社区党总支书记
调研协商 为20岁老电梯“续命”
“到这个月,我们社区的电梯已经20岁了。”人大代表赵云英,是昌平区城南街道拓然家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她数着日子算,建于2005年的拓然家苑房子还不算老,但电梯已经算是高龄了。
从某种角度说,电梯和人一样,一上了岁数,“身体健康”只是愿望,随着机能的减退,被各类“病痛”困扰才是常态。对于社区5号楼其中一个单元的电梯来说,反应慢、会突然下坠就是这部老电梯的“病症表现”。
高龄电梯是换还是修?赵云英和居民们都面临过这个问题,“好在我们社区居民中的‘能人’特别多,其中不乏各个领域中的‘技术骨干’和‘专业大拿’。经过大家分析研判,电梯目前的‘症状’主要是因为电梯上的一个零件老化了,能更换的话就可以缓解不少问题,解燃眉之急,为电梯‘续命’。但要是换,就得花2万多元钱。”
5号楼是商品房,不像许多老小区有房管局、产权单位兜底,社区和物业本来的计划是启用公共维修资金来维修电梯。“不过通过我们前期了解,动用公维基金也有门槛儿,申请的资金还得达到一定的比例。”赵云英讲述,2万元钱,对于公维基金来说可能还不够格儿,但如果要让居民自己众筹,这个钱也不算少,“但社区是大家的,我们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让居民一起协商,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在赵云英看来,办成这件事儿,得下“慢功夫”,用的也是“笨方法”,花时间沟通,多入户了解居民的想法是必要的,“我们记得最后用了一百多天,22户居民终于达成一致意见。虽然前期统一意见用的时间长,但大家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费用收集只用了一天就完成了,特别顺利。”赵云英记得,甚至有的居民当时都没在北京,也给予了工作特别大的帮助,“我们的居民都特别可爱,有的甚至还帮我们和厂家砍价,最终砍下了大概2000元钱。”
赵云英把社区居民一起换电梯的故事带到了会上分享。在她的讲述中,电梯换成了只是这件事的收获之一,“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我们也拉近社区与居民的距离,大家彼此更熟悉更了解了,也更加信任、团结。”
苏静
北京市人大代表
回天地区天通苑南街道三级主任科员
溪城珑原社区党委书记
政策指引仍需更加细化
同样来自昌平,同样来自基层,市人大代表苏静是回天地区天通苑南街道三级主任科员、溪城珑原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她与记者分享的故事,与赵云英不谋而合——同样是老电梯的更新改造。
涉及1080户居民,商业立项社区无公维基金,18部电梯中有部分11岁电梯损耗严重甚至无法通过年检,这个社区更换电梯还能找到突破口吗?“找到了,而且还入选了《北京社会建设蓝皮书》案例。”苏静告诉记者,这个故事没发生在自己的社区,而是来自天通苑南街道的奥北中心社区。
“街道也是通过党建引领、协商议事的形式,召集居民就问题反复梳理、协商,最终确定由居民共同出资解决老电梯更新难题。而且全程流程很明朗,信息也公开透明。”苏静说,基层“共治共建”一直以来都是回天地区基层自治的特点,而且每个街道和社区都有自己协商议事的品牌和平台,“好处就是把小区共同的问题摆出来,大家能一起去商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也容易形成经验。”
前几天,在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前夕,“一府两院”有关部门现场接受市人大代表询问、政协委员咨询。在相关委办局的长桌前,苏静遇到了赵云英,两个人询问的内容,都与老旧电梯有关。
“我是在询问过程中,才知道可以用于老旧电梯更新的‘超长国债’在北京落地了。真是个好消息,而且我们了解到,只要电梯‘服役’超过20年,就都能被‘超长国债’照拂到。”这意味着,熬过了火烧眉毛的阶段之后,赵云英和她社区的居民再等等,就一定能等到“好消息”。
苏静在旁边听着,也为居民们感到开心。“能为居民负担15万元呢,对于很多商品房来说,能减轻不少压力。”但苏静同时也提到了自己的想法:“大家当然都需要资金的帮助,同时,也需要政策的指导,每个小区的情况不一样,现在来看,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这也代表,我们还需要更细化的指引。”
高丰
北京市人大代表
外卖小哥
盼望更多老电梯换新
市人大代表高丰的本职工作是外卖配送员,作为城市新就业群体的代表,这次北京“两会”上,他把更多目光聚焦在民生问题上,对于代表们热议的老电梯话题,高丰感触颇深。
2018年,高丰正式成为一名外卖小哥,如今,哪个小区的电梯好用、哪个小区的电梯总“堵车”,他心里有一张地图。
“这两年情况好多了,以前不太行。”高丰说,对于每天和时间赛跑的外卖小哥来说,比没有电梯的老楼更让人无奈的,是只有一部老电梯的老高层,“楼里就一部电梯,年头还长了。高峰的时候人多,电梯运行缓慢,等候时间就会比较长。客户楼层不太高的时候,我们情愿爬楼,也不愿意等电梯。”
他记得,有一次高峰时段跑单,恰巧赶上电梯坏了。“客户住在28层,没办法,我只能拎着一大兜饭菜爬上去。好在年轻,腿脚利索,爬楼速度快。”高丰告诉记者。
如今,北京老电梯换新进入高峰期,这一点高丰也感觉到了,“这两年确实有好多老楼都更新了电梯,或者一看就是大修了。去年年底的时候,好多电梯都贴上了二维码,能够查询到电梯的详细信息。”
高丰口中的二维码是去年年底施行的“一梯一码”政策,每部电梯都有一个“数字身份证”,可以连接企业、百姓和政府部门,让电梯安全监管更精准、高效。市民可以通过扫码了解电梯日常管理的相关信息,如果发现电梯超期未检、没有按时维保,可以进行反映或投诉举报。维保作业人员在维保时也要扫码、刷脸、定位,记录维保行为,保证维保质量。今年,有关部门将针对全市2.6万余台使用年限15年以上的居民住宅老旧电梯进行全覆盖安全评估。
今年北京“两会”前,新京报记者也对北京的住宅老电梯进行了专门探访,在走访中发现,部分老楼已经换新梯,还有一部分老电梯因为资金、产权单位复杂等原因,等待更新。
此前,在外卖小哥的建议下,北京一些楼宇新装楼牌号,方便大家识别、认路。高丰希望,此次的建议也能像之前一样得到关注,让“卡壳”的老电梯尽快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