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居住在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赵山社区的87岁老人叶培德,又一次收到了社区工作人员送来的饺子。氤氲的热气中,饱含社区大家庭的亲情和温暖,让这位独自过节的老人眼眶变得有些湿润。
平日,叶师傅的生活十分拮据,早年离异后,他独自扛起照顾精神残疾儿子的重担,每月辗转四五个小时去医院探视。街道为他办理低保、帮助减免医疗费用,他总念叨,“不能给党和政府添麻烦。”
儿子住院数十年,除夕夜的团圆饭桌上总是叶师傅独自一人。社区党委将他列为重点关怀对象,每逢春节都会送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平时,社工还会定期上门探望,电话里也不忘叮嘱他“天冷加衣”。生日时,一碗热腾腾的长寿面会端到老人跟前,腊八节当天,飘香的热粥也会送到清冷的小屋。他说:“这些温情牵挂,像冬日里的一束光,照亮了我的生活。”
十余年来,春节饺子、生日寿面、腊八甜粥,串联起社区与这位八旬老人的温暖牵挂。十余年的时间,送饺子的面孔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这场温馨的约定从未中断,那份热乎气始终未变。赵山社区党委书记赵红梅说:“叶师傅的团圆饭,是赵山社区的大事,我们忘不了,这份关心关怀以后也不会缺位。”
生活清贫的叶师傅,却还是一位“慷慨”的老人。他将自己的一些慰问金连同攒下的积蓄,多次以“特殊党费”形式交给社区党委,希望能够帮助更多比他困难的人。“我接受过很多温暖,也想把这份温暖传递给更需要的人。”叶师傅说。
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