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20年选育,“京丰2号”杨树新品种日前通过了国家林木良种审定。北京林业大学选育团队领头人、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张平冬带领团队,利用毛白杨作为母本,培育三倍体新品种,获得了速生、材质佳的大径级林木良种。今春,“京丰2号”有望在北京分批次、分区域栽种。
“树种的名字有讲究。”张平冬解释,“京,是经过区域化试验,适合在北京种植;丰,是速生丰产的意思。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新品种的特点:具有极佳的速生性,在北京就可以将毛白杨大径材培育周期由12年至14年缩短为9年至10年。”
跳出学术,张平冬更直观地介绍:“杨树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林和防护林树种,也是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依托新品种建设杨树速生丰产林,尤其是大径级资源用材林,可缓解我国木材进口压力、减少天然林采伐,市场应用前景好。”
为了选育新品种,团队耕耘了20年。他说,“新品种生长速度更快,纤维长、木材基本密度高、抗压强度大、不易折断。”
区域化试验结果显示,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等地为新品种的适宜栽培区。张平冬说,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后,团队正在选取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平川地作为新品种的生长摇篮,分批次、分区域推广“京丰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