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北京已采取多项措施深挖内需潜力,激活消费市场扩容提质。
去年北京出台加力支持家电、汽车、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实现销售额超346亿元。出台促进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认定13家“北京市特色直播电商基地”,累计落地跨境电商体验店10家。约1.5万家重点商户实现外卡受理全覆盖。
此外,北京印发国际消费体验区建设方案,完成西直门等15个商圈改造升级。出台多元消费融合发展行动方案,集成推介7大场景百余项标志案例。建立大型商业类展会活动综合服务保障协调机制,活动举办数量增长36%。出台首店首发征集指南,举办全球首发节。
在推动服务保障水平方面,北京去年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333个。修订完善物流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6+4”工作机制。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稳定运行。建立贸易监管便利化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实施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措施32条。北京“单一窗口”首次实现与“京贸兴”系统联动。落实商务行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对全市12万余家行业经营单位开展安全风险评估。130家商务领域企业完成单用途预付卡备案。
根据2025年全市商务工作会议上的数据,2024年北京实现总消费增长2.0%,服务消费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万亿元,网上零售额占比超4成。
2025年,北京力争市场总消费增长5%,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5%,餐饮业营业额增长5%;货物进出口规模保持稳定,“双自主”企业出口占比进一步提高;服务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力争实现130亿美元。
为此,北京将出台新一轮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立法;推动家政企业对接入驻100个社区;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修订完善电子商务支持政策;争创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推动拍卖市场扩容。北京还将制定实施支持商圈、商街、商场品质提升政策,完成中关村等12个传统商圈改造升级,新开商业面积100万平方米。部门联动推进商文旅体广电高质量融合发展,创新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加快美食之都建设,累计培育30条以上“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
本市还将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吸引更多的首发、首秀、首展、首演、首赛活动。促进美妆、服装服饰等时尚消费,办好北京时装周。鼓励北京老字号创新聚集发展。进一步打响“京彩四季”北京城市消费活动主题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