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聚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
对于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马景林表示,“培养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少年是我们作为教育人的神圣使命。”
此次联组会上,马景林以“依托学校课程、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为主题现场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北京四中在相关方面的具体实践,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马景林看来,引领更多青少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经过多年探索,我们已经形成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课程、选修课和综合实践课三个有力支点。”围绕综合实践类课程,马景林还在联组会现场作了具体阐释。“我们在学校开设了综合实践类课程,带着学生走出课堂,感受传统文化的鲜活存在和特殊价值,效果非常好。”
马景林感慨,构建完善的教育生态,家庭和社会力量格外重要。“我们通过教联体等形式,建立了常态化的家校社沟通渠道,在促使更多孩子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我也在联组会上建议,应在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中,进一步凝聚家校社协作合力。”
“总书记非常亲切,还对北京四中的文化教育工作给予了肯定。通过和总书记的交流,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投入与期待。基础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而我们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加倍努力,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在孩子们身边焕发新活力,要让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更广,要助推全社会形成共同育人的良好生态。”谈及未来要实践的方向,马景林很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