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上方山的护林员们:从徒步巡山到数据织网

2025-03-12 01:44 新京报

来源标题:上方山的护林员们:从徒步巡山到数据织网

上方山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圣水峪村,是目前华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次生林,茫茫林海是652种植物和149种陆生野生动物的家园。在这里,有众多护林员用心守护。

今年是护林员尚海忠在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管理处工作的第十九年。设施落后、依赖人力的巡护日子只存在于记忆里,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完备的森林监控系统。196个高清电子摄像头覆盖了公园近90%的区域,为护林员减负的同时,让巡山护林工作更加高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护林员使用望远镜观察对面山上的野生动物。

巡山十九年 练就好身手

2006年,尚海忠转业后成为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名护林员,工作内容就是巡山。十九年的巡山经验,练就了尚海忠的好身手,将近七十度的陡坡他手脚并用爬上,动作利落干脆。

董玉菊、何思群加入护林员的队伍不久,“走山路时别往下看,看准脚下的路”,是她们总结出来的巡山经验。

一个背包,一截树枝,是护林员上山的“标配”,望远镜,则是背包里必带的一件物品。透过望远镜,尚海忠看到远处的鸟类,对面山坡上的植被,“物种资源的观察及记录,也是我们巡山工作的一部分。”

目前正值北京的森林防火期,上方山的护林员们每天都有巡护任务。尚海忠介绍,巡护分为内巡和外巡,内巡针对上方山内的几个关键卡口、点位以及周边的防火墙进行巡护,外巡则是针对上方山的临界点,如和周边村庄交界的地方。

一次内巡,从山脚到达所选择点位的最高处,大约需要三小时。尚海忠说,这样的巡护强度基本需要耗费一整个白天,因此护林员的背包里还带着午饭。巡护过程中,护林员们靠着崖壁席地而坐,食物就着水几口下肚,匆匆完成一餐。

每到旅游旺季,登山徒步的人增多。爬山的人走了,垃圾却留下了。这让护林员多了一项工作,捡拾遗落在山间的垃圾。董玉菊说,上山时带一个大袋子,下山时就装满了。

技防加人防 效率变更高

山上的森林防火瞭望塔,是护林员们值守的地方。尚海忠介绍,早些时候瞭望塔是离不开人的,护林员24小时值守。

2011年前后,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逐步引入监控系统,技防加人防的模式让护林员不需要在瞭望塔过夜。如今,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配有196个高清电子摄像头,覆盖公园近90%的区域,摄像头看不到的死角才由护林员进行巡护。

“通过摄像头,护林员能直接和森林防火中心取得联系,随时沟通。”尚海忠说。记者了解到,在房山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有一块大数据屏幕,可实时观测到房山区每一座森林的防火工作情况。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400兆电台全部保持畅通,确保火情信息秒级报送。

走到瞭望塔旁,尚海忠检查了周边的输水管道状态。这里建成了一套完整的灭火装备,“我们把水引上山,相当于为专业救火队伍提供了一个后备资源,即便他们空手上山也能进行救火、灭火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无人机在重点防火区域巡护、火情控制处理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方山的护林员巡山时,就不时与房山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的无人机“偶遇”。

从徒步巡山到数据织网,尚海忠见证着上方山护林工作的变化,内心也有了变化,巡山从最初的谋生工作,转变为对这座山林的责任和爱护。“我把这里当成家了,哪里需要保护、哪里需要关注,我都会去落实。而且通过学习我慢慢明白,护林员保护的不单是这片森林,而是一个完整的、丰富的生态系统。”尚海忠说。

3月10日,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护林员正在观察房山紫堇的生长情况。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护林员在古建附近的崖壁边吃午饭。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护林员检查红外摄像机的电量。

房山区森林防火无人机组工作人员对大载重森林防火无人机例行检查。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护林员在监控室值班,保障森林的安全。技防加人防的模式让护林员不再需要在瞭望塔过夜。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护林员手脚并用爬上陡坡。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陈璐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