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市将建“老老人”数据管理平台
2025-03-18 13:30 北京政协微信公众号

来源标题:本市将建“老老人”数据管理平台

近日,市政协举行情况通报会,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通报了“老老人”服务保障相关情况。

“我们绘制了全市‘老老人’分布热力图,实现‘老老人’在哪里,设施供给在哪里,服务跟进到哪里。”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经在老龄化程度较高、“老老人”数量多的街道(乡镇)建设了105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覆盖155万老年人,占全市常住老年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26.7万,约占全市“老老人”总数的40%。此外,还累计为“老老人”家庭建设养老床位2万张,签约长期居家照护服务近2000单,建成助餐点2410余个。

下一步,北京市将加快制定出台《北京市养老服务补贴津贴管理办法》等政策,推动将更多养老服务资源向“老老人”倾斜聚焦。“今年将布局建设5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新建2000张养老家庭床位,建立‘老老人’数据管理平台,构建服务数据可统计、服务质量可监测、服务过程可追溯、服务效能可考核的管理闭环。”

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672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为86.7%,完成转型建设老年护理中心32家,转型建设安宁疗护中心20家。全市开设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机构从不足20家增长到近100家,开放安宁疗护床位从不足百张增长到1400余张;全市老年护理院(中心、站)达到158家,床位近1600张。

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聚焦“协同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完善康复护理支撑体系”“推动养老科技创新发展、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整合农村涉老服务资源、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调动多元化社会力量、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开展调研。

责任编辑:刘阳(QE0016)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