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科技破新局 四季尝鲜果

2025-03-24 11:03 千龙网

踏入首农翠湖工场的智能连栋玻璃温室,仿佛一头扎进了繁茂的番茄森林。串串番茄宛如红宝石,沉甸甸地挂在修长的番茄枝蔓上,饱满的果实散发着迷人光泽,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这座单体面积达3.5公顷的半封闭玻璃连栋温室,宛如一座高科技农业魔法城堡。在这里,番茄彻底挣脱了季节的“枷锁”。即便是烈日炎炎、暑气逼人的盛夏,它们依旧生长得生机勃勃。

在每年8 - 10月蔬菜生产的传统淡季,这些新鲜番茄持续不断地涌入市场,为市民的餐桌增添了一抹亮色,带来了满满“鲜”意 。这标志着北京地区首次开展大面积连栋温室番茄越夏生产取得初步成功。

图片 1

产业破局:从“夏伏地闲”到“红果生金”

传统连栋玻璃温室番茄生产一般8、9月定植,11月份陆续开始采收,次年6、7月份高温时节拉秧,那时候北京大部分的连栋温室都已经休耕闷棚,等待下一茬生产,在8-10月份均没有产量形成。

采用越夏栽培模式,5月底定植,7月底开始采收,填补8-10月空档期产能和效益,通过错峰上市和市场开拓,推动高效设施生产可持续运营。

科技创新:破解越夏生产“卡脖子”难题

装备加持,为番茄打造适宜环境。半封闭连栋温室的特殊结构,是解密越夏生产的密码之一。在南、北两侧建造气候走廊,打破传统Venlo型温室配备湿帘风机负压通风降温的距离局限,可以根据番茄的生长需求调节温、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然后通过正压通风技术和送风管道输送到温室的每个角落。同时结合高压雾化降温、动态遮阳等技术,可以将棚内温度稳定控制在30℃以下,有效避免高温落花落果。

技术赋能,实现稳产高效。一是小苗龄嫁接育多头壮苗,培育3头大苗,接穗用种量可节省2/3,种苗成本降低50%以上;二是高密度定植,由传统定植密度2.9 头/平方米,提高至4.2头/平方米,由低密度向高密度过渡,前期产量可提升40%以上,8-10月产番茄316908公斤,此时销售价格高达28元/公斤,通过错峰上市增加效益;三是定向水肥调控,采用‌分阶段营养液配方和‌智能灌溉策略等技术,根据植株长势动态调整水肥供给方案,番茄商品率达95%以上,坐果穗数较传统连栋温室生产35~38穗,提高到40~42穗。目前最高坐果43穗,采收34穗,产量达16.6公斤/平方米。预计4月中旬拉秧,将采收42穗,单位面积产量可达20公斤以上。

图片 2

北京地区通过智能连栋温室设施引进与优化,集成应用智能化环境管控、小苗龄嫁接育多头壮苗、水肥定向调控等核心技术,配合标准化株型管理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成功破解连栋温室越夏生产难题,实现北京地区番茄周年供应,为首都“菜篮子”稳产保供注入科技新动能。下一步,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将围绕成本效益、市场供需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技术集成与优化,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为北京地区连栋温室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作者:田雅楠 雷喜红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