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市政协围绕“加强地下水位变化风险分析研判,加快建立地下空间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体系”议题召开动员部署暨情况通报会。市政协副主席卢彦出席并讲话。
会上,调研组组长张勇介绍调研协商工作方案,市水科院专家围绕《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影响及对策建议》作专题辅导报告,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水务局、市交通委等部门通报工作情况,与会人员进行座谈交流并提出意见建议。
近十年来,我市地下水位持续回升,提升了水资源保障能力、有效缓解了地面沉降、改善了生态环境,但同时也对地下工程施工建设、城市运行管理等带来了新的挑战。委员们建议,要摸清地下水利用现状、运动规律及变化趋势,认真梳理我市地下空间设施利用情况并分类开展风险分析,为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奠定坚实基础。要加快整合完善地下水监测信息与共享服务体系,为建立监测分析、预警预测机制提供科学保障。要加强部门协作、技术支撑和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安全隐患排查能力、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水平。
卢彦表示,要坚持“上善治水”的治理思路,面对地下水位变化引发新老问题相互交织的形势,强化系统思维、坚持统筹兼顾,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点任务和攻坚难点上来,在调研协商中不断形成共识。要坚持“顺势而为”的运行规律,结合水文地质条件、行业技术特点,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分类施策,保障城市地下空间和地下设施安全,筑牢安全底线。要秉持“水滴石穿”的韧劲,充分利用工程手段和科技力量找准问题、排查隐患,扎实开展调研,履职尽责,久久为功,让北京地下水资源和地下空间设施更安全,切实把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转化为首都治理效能。
市政协人资环建委主任潘安君主持会议,部分市、区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和专家学者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