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今日开幕 本报推出“逛展指南”
顶尖学者产业代表共话智慧未来
主会场内智能机器人展示
为期5天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今日(27日)上午在北京开幕。今年的中关村论坛年会有哪些看点和亮点?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有什么活动?北京青年报记者整理出“逛展”指南,带您沉浸式观展。
指南1
全球顶级大咖别错过
今年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五大板块、128场活动,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名演讲嘉宾将齐聚一堂。
今日上午将举办开幕式暨全体会议,演讲嘉宾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诺贝尔奖获得者塞尔日·哈罗彻和杰哈·阿尔贝特·穆鲁,菲尔兹奖获得者马丁·海尔,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GF管理公司董事长丹尼斯·吉林斯,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银河通用创始人王鹤。
今年,全体会议没有选择专业主持人,而是由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刘铁岩与中外嘉宾联袂带来一场创新与智慧激荡的科技盛宴。
今日下午,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在主会场中关村展示中心举办,已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国内外高层次科学家,以及来自国际组织、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企业等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全球技术转移新格局下的机遇与挑战。
明日上午开幕的中国科幻大会,共策划11场高质量论坛,邀请40余位国际学术权威同王晋康、刘慈欣等百余位内地科幻专家、产业代表共聚,探讨行业发展热点。
平行论坛作为论坛会议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吸引多个国际组织和多位国家顶尖学者参会,图灵奖获得者、著名学者约瑟夫·斯发基斯,以及国内知名院士学者,将以科研基石与学术前沿为方向作主旨报告。李开复、王海峰、杨植麟、李大海、朱军等产业界专家围绕大模型产业发展作主题演讲。在“人工智能主题日”系列活动中,汇聚图灵奖、菲尔兹奖、诺贝尔奖得主,28位国内外院士,清华、北大、港大等多所知名高校专家和科研机构负责人以及重点人工智能企业代表,共探AI技术前沿、共绘智慧未来。
指南2
前沿科技“风向标”要关注
作为科技盛会,论坛年会突出科技前沿成为显著特征。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紧扣“新质生产力”这一热词,围绕AI大模型、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6G、脑机接口等,将举办多场专业论坛深入探讨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打造全球前沿科技的“风向标”。
今年平行论坛将围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双碳绿色、基础研究、人才智库、金融创投等热点议题,设置10场品牌论坛和50场创新论坛,共举办60场活动。
北青报记者发现,在这些平行论坛里有不少“首次”。其中,开放科学国际论坛、海洋科学与发展论坛等20场为首次举办。
今年科技部和有关部门共主办平行论坛20余场,其中科技部在以往的论坛基础上新增了4场平行论坛,包括环喜马拉雅地球科学国际合作论坛、AI for Science青年论坛、量子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海洋科学与发展论坛。
作为中关村平行论坛之一,2025中国科幻大会将于3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
本届科幻大会以“科学梦想 创造未来”为主题,首次设置产业活动板块,推出“科幻产业投融资大会”“科幻游戏产业发展大会”“科幻产业项目路演”等活动;首次增设科幻国际专场活动,搭建国际化科幻交流平台,全面纳入中关村论坛年会引资引智工作范畴,积极开展国际创新资源对接,加强与会嘉宾信息互通共享。
此外,大会还将举办具有鲜明科幻特色的配套活动,策划贯穿全年的群众性活动,拉动特色消费,打造“时尚+酷玩”的科幻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首钢园四高炉将成为最佳打卡点,2层展厅将举行开幕式和科幻星球盛典,1层展厅举办潮幻奇遇季、科幻生活节和科幻市集,南广场设科幻机甲展,让参观者“足不出炉”就能体验科幻盛典。
指南3
一批重大成果发布记得看
成果发布无疑是论坛最受关注的环节。今年在年会开幕式、平行论坛和相关板块继续设置重大成果发布环节,面向全球发布一批重大原创成果、重磅创新政策、最新研究报告。
其中,在开幕式上将发布“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由国家自然基金委组织评选并发布,已举办20年,今年是首次在论坛上发布。
在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中,将发布高分辨率三维介观持续荧光显微镜、大洋钻探船、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多领域系列重大开源成果。3月31日下午,还将举办重大成果专场发布活动,发布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部分成果将同步在展示中心展出。
今年的平行论坛上更是有不少成果发布。将集中发布RISC-V、人形机器人、长安链、整车操作系统等一批开源项目,为创新交流合作搭建平台。
继续推出人工智能主题日,在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上将发布人工智能创新街区2.0、具身智能研究院揭牌等多个成果。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调度平台也将在人工智能主题日上发布。
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上将首次发布《北京归国留学人员蓝皮书》,系统梳理北京地区海归人才流动的趋势和创新效能图谱;揭牌中国北京(望京)留学人员创业园海外联络站英国站和意大利站,进一步拓宽国际化招商引才渠道,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数据跨境流动创新发展论坛上将重磅发布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综合配套改革政策,见证北京国际数据跨境服务有限公司揭牌、北京数据跨境合规服务产业联盟成立。
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将首发“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智能服务平台”。
指南4
杰出“AI青年”动向要了解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突出人才交流是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一大特点,而“青年”也成为今年论坛年会的重要关键词。
面向青年人才,设置了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论坛和AI for Science青年论坛。面向留学生,策划了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和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面向女科技人员,设置了科技女性创新论坛等,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专门为相关科学家群体创造交流合作机会,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共促全球人才合作新机遇。
“人工智能主题日”还首次系统性构建青年科创友好生态,通过三大核心板块——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发布AI100青年人才计划、AI for Science青年论坛聚焦前沿技术与青年人才、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发展论坛探索人才贯通培养,为全球青年科学家、创业者和青少年搭建“创新-实践-成长”的全链条平台,助力青年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梦想照进现实。AI100青年先锋计划以挖掘最具潜力的青年人才为目标,形成“人才驱动技术、技术赋能产业、产业反哺生态”的闭环。
AI青年创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则邀请了AI领域10多位国内外著名院士专家、青年企业家、业界大咖,围绕“AI尚海淀 科技向善”主题分享、创新成果报告、互动交流、观点碰撞;50多家人工智能领域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学生代表、专业园区科协代表、知名青年企业家代表、中小学科协代表现场互动全体参与;多家新锐数字人及人形机器人企业现场展示,展现海淀AI青年和企业在引领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发展、创新范式突破等方面的成果和努力,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发出海淀AI青年和企业声音,助推海淀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新锐青年企业家、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青年教师、人工智能科普网络红人等业界精英也将闪亮登场。
指南5
人机共生全新场景不能漏
中关村论坛不仅是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平台,本身也是前沿技术展示的舞台。值得期待的是,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的“中关村论坛智能体”及人形机器人将携手上岗为与会嘉宾提供服务。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和实地探访中发现,今年论坛年会的创新元素更丰富,互动性也更强。既有人形机器人迎宾,无人驾驶车接驳,还能品尝到机器人做美味。沉浸式体验未来已来、人机共生的全新场景。
在应用新产品方面,突出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围绕迎宾、交流、主持、表演、服务等很多场景,将有15家企业的近百台代表性机器人活跃在年会的各个角落,人形机器人成为年会的智能助手,营造“机器人无处不在”的科技氛围。例如:策划机器人科技秀,展示人形机器人全身灵活运动、多机协同运动等能力;机器人还将成为嘉宾的智能助手,与来宾进行包含语音、视觉在内的多模态交互。
在运用新技术方面,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打造“中关村论坛智能体”。应用豆包AI同传系统,在实时提供文字翻译服务之外,利用声纹识别和语音拟合技术,实现用演讲者原声进行同传翻译,相当于一个人同时用多种语言演讲。广泛应用文生视频技术,在年会成果发布片、暖场片等视频制作过程中,大量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部分视频实现了人工智能原创。综合运用裸眼3D、AIGC等前沿技术,营造奇幻炫酷的沉浸式艺术效果。
在拓展科技赋能新场景方面,今年将打造无感通行的参会体验,全面使用电子证件、会场导航、座位查询、电子桌签等各类智能服务,涵盖了从入场到落座参会的全流程,还将提供无人驾驶的接驳服务,进一步提升参会的便利性;线上参会的嘉宾,可以在元宇宙会场中感受沉浸式交互体验等。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关注·
硬科技嘉年华体验未来已来
论坛不只是论坛,更是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不少“黑科技”展示和体验活动也免费向公众开放,让大家近距离体验科技之美,感受未来已来。
作为中关村论坛年会配套活动之一,2025海淀户外科普活动将于3月28日至30日在海淀公园举办。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虚拟现实等领域先进成果将与公众零距离接触。在活动现场市民可以与人形机器人互动,品尝煎饼机器人、冰淇淋机器人做出的美味,体验一场通过自己编程开展的教育机器人足球比赛,感受可穿戴的外骨骼机器人,体验无人驾驶智能小车,现场还可以倾听数字人讲科普等。通过运用AI技术,将科学知识进行多元化的呈现,让科普更加生动具体。
活动设置“展示区”、“互动区”、“市集区”三大板块,围绕生活、运动、健康、教育、农业、文化六大主题。公众可通过海淀区科协公众号活动推文预约参加。
免费向公众开放的还有2025中关村硬科技嘉年华,活动于3月28日至30日每天15:00-20:30在中关村壹号举办。在这里有极具科技范儿的场景互动体验,有文化科技融合的互动打卡装置,有商业航天展区、无人机展示、机器人表演秀,还有为中关村论坛定制的主题灯光秀也将同步点亮。
嘉年华现场将展示AI学习工具、人形机器人、无人机、仿生机器动物、虚拟数字人、脑机交互头环、智能社交手环、机械臂、AI视觉无穿戴动作捕捉系统、图像专业处理软件、AI内容创作工具等100余种最新最前沿的硬科技产品,涵盖了具身智能、生成式AI、商业航天、智能办公、智能消费、3D打印、智能硬件、仿生机器人、对战机器人、变形机器人、脑机、屏显等众多AI应用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