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讯(记者 刘美君)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专场论坛——“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发展论坛”3月29日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召开,旨在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应用,为中国人工智能科技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来自不同领域的多位精英代表齐聚一堂,共话人工智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创造新前沿、产学研创投生态共赢等热点话题。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在主题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对教育产生系统性、深层次影响,必须提前识变、主动应变,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他强调,要着力培养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满足智能时代新的人才需求。
北京中关村学院院长、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刘铁岩在主旨演讲中解析了人工智能领军人才的特质与画像,并介绍了中关村两院在领军人才培养方面的“中关村实验”。他表示,中关村两院正秉持“极基础、极应用”的研究理念,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自然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
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邵斌在致辞中围绕《智创生态:构筑产学研创投协同新体系》的主题,提出了由人才、技术、数据、资本、生态五要素构成的系统化破解思路,旨在实现人工智能颠覆式产业应用的突破。
论坛期间,北京少年人工智能学院(海淀)正式揭牌成立,将探索跨学段、长链条、贯通式的系统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人工智能领域拔尖人才。同时,“智星行动”也正式启动,将为青年人才提供更丰富的创新资源和更优质的创业环境。
此外,北京中关村学院还与共建单位携手宣布了多个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包括大模型联合实验室和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等,将致力于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推动前沿理论探索与关键技术产业化。
在前沿对话环节,嘉宾们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与人才培养、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应用场景创新、商业模式以及产业落地现状与机遇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他们表示,未来教育需深度融合技术与人文,基础教育应坚守人性土壤;同时,基础突破、模式创新、融合发展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