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京津冀市场监管部门打造信用监管“共同体” 7.24亿条信用数据实现全量共享

2025-04-09 05:40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7.24亿条信用数据实现全量共享

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的电脑屏幕上,有这样一张神奇的地图——汇聚京津冀三地年度报告、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登记注册等信用数据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通过空间信息技术与信用体系的深度融合,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正从“数据上网”迈向“数据驱动决策”的数智化新阶段。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8日)从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三地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打造信用监管“共同体”,已实现7.24亿条信用数据全量共享。

信用是最优质的营商环境要素,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统一数据标准、深化信息共享、开展协同监管三大举措,构建起了跨区域信用监管“共同体”。

据介绍,三地联合制定两项京津冀协同地方标准,建立京津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实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共享共用,有效解决了三地信用数据标准不统一、共享不充分等问题。目前,通过该标准,京津冀三地已实现近1700万家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团体等各类机构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共享。

三地联合建立标准化数据共享机制,联合组建京津冀数据实验室,创新打造京津冀信用分析GIS平台。已累计实现7.24亿条市场主体信用数据全量共享,实现涵盖登记注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用风险分类、年度报告等信息的共享应用,有效提升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对区域企业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预警能力,形成三地共同治理工作的“一张图”。

依托大数据技术,三地归集涉企信用信息,为企业绘制多维度 “信用画像”。按照信用风险分类,采用差异化监管,将分类结果运用到 “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中,做到对违法失信者严格监管,对诚信守法者减少干扰。三地还印发协同监管工作方案,针对高风险企业创新抽查机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相同经营行为建立统一抽查标准,对企业一般信息问题按包容原则处理。

如今,京津冀信用协同监管一体化模式,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也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创新样本。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作者:王薇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