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陆地罕见”大风是如何形成的?

2025-04-11 05:01 新京报

来源标题:北京“陆地罕见”大风是如何形成的?

4月10日上午,北京市气象局发布近十年来首个全市大风橙色预警。预警信息显示,从11日下午至13日北京将出现极端大风、强降温天气,12日白天为风力最强,平原地区阵风高达9级-11级,山区局地阵风可达13级以上。一图看懂北京本次“陆地罕见”大风如何形成的?

成因1

4月10日白天冷涡在蒙古国生成,于11日夜间移至北京,随后加强并缓慢东移,涡后不断有强冷空气持续影响。在冷空气抵达前,华北地区气温显著升高,冷暖空气交汇形成强温度梯度和气压梯度,直接驱动地面大风生成。

成因2

此次冷空气过境,空中风力也比较强,所以在白天热力条件比较好的时候,也容易导致一些空中强风的动量下传,使得地面风进一步增大。

成因3

北京西北部地区是海拔较高的山区,地形狭窄,气流通道由大变小,风力会骤然增大(狭管效应),导致这些地区出现13级以上的强风。

数据

北京今年大风天数多,是常年同期的2.5倍,排在200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位。今年,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偏强,华北地区至渤海湾呈现气旋型环流异常,冷空气频繁南下且势力偏强,使得北京多次出现大风寒潮天气。

提示

10级以上阵风具有一定致灾性,有可能导致一些比较粗的树木、电线杆倒伏,以及一些临时搭建物倒塌。在出现强烈阵风时,外出是有一定风险的。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